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题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4年高考江苏卷)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题。1.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解析:瓶状茎、多刺、硬叶是植物耐旱的特征,说明当地气候高温干燥。答案:D(2013年高考天津文综卷)读图,回答下题。2.据图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A.岛屿周围的浅海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C.温暖清澈的浅海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解析:本题以珊瑚礁的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图中看,珊瑚礁(岛)分布在低纬海区,海水温暖且降水丰富,水循环速度快,海水清澈,因此珊瑚适宜生长在温暖清澈的浅海环境。答案:C3.(2012年高考广东文综卷)(节选)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海洋浮游植物可调节大气CO2的浓度,影响全球气温变化,故A项正确;臭氧空洞大小变化,取决于大气中氟氯烃浓度的变化,故B项错误;酸雨形成与大气中SO2和氮氧化物浓度有关,故C项错误;洋流运动主要由盛行风驱动,故D项错误。答案:A4.(2013年高考重庆文综卷)(节选)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解析: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可读图分析。该特点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进而影响补给量等。答案:特点: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5.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题。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解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揭示了构成环境的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故某一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各要素的变化。答案: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2015年安徽桐城十中模拟)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壤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根据材料,回答1~2题。1.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D.地理环境统一演化的过程2.材料中所说的这些现象,是由于哪一要素演化引起其他要素的演化()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解析:第1题,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如阿斯旺大坝建设导致的环境改变。第2题,阿斯旺大坝建设直接改变了尼罗河流域水文状况,进而导致其他地理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改变。答案:1.D2.C(2015年北京海淀一模)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3~4题。3.图中()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