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示范点设计方案根据集团《关于XXX的通知》精神,为认真贯彻落实项目部“党建+”运作模式,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XX形象,现就XX项目部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创建目标坚持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富阳地域特色文化和浙江交工企业文化为创建主题,通过“清莲池”、“思廉堂”、“倡廉廊”、“养廉厅”、“说廉阁”、“明廉亭”六大主题景观,营造勤政廉政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反腐倡廉宣传,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使廉政文化融入全项目部,使廉政文化进职工头脑、进工作环节、进公司文化,增强干部职工廉政意识,弘扬先进文化,抵御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促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增强拒腐防变的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自觉接受监督,争当廉政标兵。二、创建内容(一)廉政文化园园外部分。大门外面设置秦望通道项目简介,让参观者对该工程有大概了解,宣传交通集团精神;进门设置正衣镜,左右书写名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廉为镜,可以正己身”,同时该镜设置在入门处,寓意把好“廉洁门”。(二)廉政文化园进门正面景观——“清莲池”。在清莲池对门一侧,设置巨幅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卷轴,上有富阳的简介,黄公望大概简介。富春山居图卷轴之后,在一泓清池中栽植莲花,以莲花的高洁寓意清廉操守,引人崇尚清廉;环池岸边铺设假山怪石,遍植竹木,于一块平整大石之上雕刻《爱莲说》全文,以此昭示干部职工观莲明心,阅诗明理,让人深受熏陶和启迪,潜移默化中,思想得到洗礼,精神得以净化。(三)廉政文化园进门正面景观——“思廉堂”(富阳廉政名人馆)。馆内展示三位富春历史文化名人生平及廉政相关事迹:1、孙权(公元182年-公元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东汉末期,朝廷腐败、民生凋敝,社会动乱、国家四分五裂分裂。魏蜀吴三国于乱世中收拾残局,成就鼎峙之业,各方厉行廉洁政治务民生之实,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观照三国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它既是一部腐败史,也是一部廉洁史。品读三国廉政文化,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黄公望。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其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被誉为传世国宝。它于明末清初被烧成两部分,其中八分之一“剩山图”由浙江博物馆收藏,另外八分之七“无用师卷”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3、郁达夫。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四)园内廉政文化长廊——“倡廉廊”。该走廊为木质走廊,走廊一面悬挂反映企业文化的宣传牌,另一面为开放式,将“公平、正义、清正、廉洁、无私”五个词制作为绿色字体,边上围绕小草;将“贪婪、腐败、欲望权力、名利”五个词制作为红色字体,边上围绕小石子,铺于走廊通道上,参观者可以将其踩在脚下。(五)园内廉政文化书屋——“养廉厅”。该厅一面墙面弄一些警示语,一面墙面挂很多名人的毛笔字”廉”字,一面墙展示富阳当地文化“中国古代造纸文化村”艺术,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富阳的造纸技术发展历程。第四面墙刻“廉”和“腐”的笔画(标语:一样的开头,不一样的结局),该厅中间放置写字桌,配备笔墨纸砚台,可邀请参观者书写汉字:“廉”“腐”二字,参观者通过书写可以体会到二字的区别,更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一样的开头,不一样的结局。”(六)园内廉政文化小品——“说廉阁”。该小品由江南大道办公大楼和后面的住宿楼破旧的楼房改造而成,项目部秉持节约交工、清廉交工精神,经过改造使其焕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