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准确翻译课文2)理清顺序,概括三部分内容,把握主题2、技能目标:分析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分析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难点侧面描写的作用;词类活用、词语古今义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重视对注释的识记。教学准备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口技表演的音像资料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一、同层展评:朗读课文,流畅准确翻译5分钟二、根据学习建议,学生自主学习。15分钟1、准确翻译课文,积累掌握文言词句的含义2、理清顺序,概括三部分内容,把握主题3、分析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的作用三、学生同层评价,小组展示,质疑问难。10分钟分钟四、师生探究,点拨重难点,拓展升华10分钟(一)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5、凡所应有,无所不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二)、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毕业典礼B.毕生精力C.丑态毕露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古今异义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闻古义_____今义_____(三)、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⑴遥闻深巷中犬吠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四)、回答下列问题:⑴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⑵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作者抓住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⑶文章第四节运用了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⑷①写出两个与“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一个与“几欲先走”的“走”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5)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描写来体现的。⑽“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⑾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⑿选文中最能体现口技人摹拟效果的一句是⒀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⒁“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五、小结本堂课主要学习了课文重点字词以及对于课文内容、写法的重点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全文能够有一个全面、深刻的掌握。六、当堂检测:用原文填空:4分钟七、布置作业:1分钟必做,选做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一、文言积累:1、古今异义2、一词多义3、词语活用二、内容与写法表演前:表演者和道具介绍(侧面描写)表演中:一家四口又睡到醒再入睡的过程,失火救火的过程。观众的反应。(正侧面结合,以动写静)表演后:道具介绍(侧面描写)反思与重建附:一、课前检测题: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少顷()齁声()犬吠()屏(zhàng)______(yì)______语(yè)______屋许许声2、《口技》一文选自______代人______编选的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小说集。《口技》一文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方法,形象地表达了口技艺人精彩的表演。3、解释加点的词。1)京中有善口技者2)施八尺屏障3)众妙毕备4)会宾客大宴5)众宾团坐6)夫叱大儿声7)宾客意少舒8)虽人有百手9)妇抚儿乳10)奋袖出臂11)但闻屏障12)其夫呓语二、课堂检测题:用原文填空:⑴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