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16课第二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促进自身健康成长,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能力: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知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中的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之后,设置的一节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特殊保护”是对未成年人的外在保护,而“自我保护”则是内在的,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因此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是本单元的重点和落脚点。教学设计思路学生通过自学,搜集有关资料、图片,自学感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大题的图片及事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找到自我保护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到生活当中。教学方法与策略点拨法、讨论法、诵读法、问答法。自制课件,尽量做到图文并茂教学准备搜集或上网查询未成年人受侵害事件和案例上网查询中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搜集有关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方面的资料,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安全的种种行为的实例。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自主感悟多媒体投影材料案例一:“小女孩沉着机智,巧周旋化险为夷”11岁女孩毛毛被歹徒绑架,她沉着机智,假装顺从,稳住歹徒,与歹徒聊天,观察周边,保存体力,争取时间,经过与歹徒50个小时的周旋,终于等到了警察的成功营救。案例二:“盲目反抗,花季少女街头被害”2007年11月7日晚8时许,在山东省青岛市人民路和南宁路交界处,初二学生媛媛在离家仅500米的地方突遇一持刀歹徒抢劫她的手机。情急之下,媛媛奋力反抗,在她反抗的过程中,歹徒先后两次将其按倒在地,当歹徒第二次将其按倒时,媛媛抓住了歹徒的衣服,急于脱身的歹徒在她的脖子上连刺两刀,其中一刀刺穿了她的颈部大动脉,媛媛被送到医院抢救,因失血过多,最终死亡。案例三:“沉默的羔羊”提出问题:(1)同样是面对不法侵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设计意图:通过选取生活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启发学生思考,掌握自我保护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小测验:生活处处充满阳光,但也有时不免阴。当生活的乌云甚至暴风雨向你袭来的时候,你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吗?假如发生以下的事情,你会怎样处理呢?做完以下八道题,便得知你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强弱。一次数学测验你们全班都考的不好,老师让不及格的学生在烈日下跑3000米作为教训,你觉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他们思考实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目标)活动二我来判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68—69页三幅漫画,分析漫画中的主人公分别受到了哪些侵害?列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受到哪些侵害?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在课堂内巡视,了解学生的主要观点,参与学生讨论。教师点拨:首先我们要根据受侵害的性质和程度,确定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假如受到很轻的民事侵害时,可以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和调解等方法来解决,还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申明自己的某一或某些权益是合法的,是不允许非法侵犯的,以便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理有据地分析,便于学生接受、理解)活动三2002年8月,河南西峡县10岁儿童潘铁柱的爸爸出门卖羊去了,家里只有他和妈妈。一天深夜,有人来敲门,还大叫:“陈婶摔了,伤势很严重!”妈妈一听是外婆出事了,就赶紧开门,没想到外面的人是绑匪。小铁柱在屋子里听到他们的谈话,知道逃不了了,就把一把削铅笔的小刀藏在身上。随后,他就被绑匪当人质绑走了。路上,绑匪蒙上他的眼睛,他悄悄地弄开了一个缝,偷偷地看着绑匪走的路线。为了让绑匪放松警惕,小铁柱故意很听话,还主动和绑匪说话,以获得绑匪的信任。晚上,为了保险,绑匪让小铁柱吃安眠药,机智的小铁柱把药藏在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