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第十一章五律协同原理一、名词解释1.自然规律答:自然规律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联系。通过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实验、研究等)而形成的关于自然事物及规律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人类的自然科学。2.边际决策答:边际决策是指人们经常要对现有的行动计划进行增量调整。只有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理性经济人才会采取该项行动。二、简答题1.自然现象与环境现象的区别(举例)。答:(1)自然现象①自然界是泛指除人类社会以外的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动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相对于人类引发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的影响。②自然现象可以被直接感知,主要有天文现象、地理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生态现象等,如月盈月亏、四季变化、气候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自然现象纷繁复杂,具有非常广泛的多样性,是无法进行穷举的。(2)环境现象2/15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①环境现象,指的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种种现象,其主要内容是人类在进行资源利用、工农业生产、城乡建设、科学研究、物品使用及废物排放等活动中造成的各种环境影响和变化。②环境现象的特点在于影响和改变人与环境的和谐程度,有些表现为提升人与环境的和谐程度,有些则表现为损害人与环境的和谐。这类现象习惯上也被称为环境问题。(3)举例关键在于体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如:降水和酸沉降;湖泊退化与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气候变迁与温室效应。2.辨析环境规律的独立性。答:(1)环境规律定义①“人与环境”和“人与自然”。“人与自然”是当前讨论环境问题时常用的一个概念,通常很容易被理解为“人与自然环境”,这是人们误将人类环境等同于自然环境的结果。事实上,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而人工环境又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最为频繁、强度最大的重要环境客体。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容易使人们误以为人工环境的建设就是对“自然”的破坏,进而导致对必要的人工环境(例如大型水利工程、城乡人居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等)建设的抵制。“人与环境”有三层含义,即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工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能够较为全面地概括环境规律的适用对象。②“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多年来学者广泛使用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提法,这种提法在语义上侧重于描述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不能完全涵盖环境规律的具体内涵。“相互作用”是“相互作用的现象、过程、机理、效应、调控”等多项内容的缩写,3/15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还使得“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含有“人类能动作用”与“环境反馈作用”的含义,能够全面而准确地表达环境规律的具体内涵。(2)环境规律的独立性①环境问题的出现并不是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而是五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唯一违背的是环境规律;②环境规律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人类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主体,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作用规律不可能属于自然规律。a.这两个界定中,第一个最为直接。损伤/破坏人—环境的和谐是所有环境问题的共同特征,而维系/提高人—环境和谐正是环境规律的核心。b.事实上,自然规律并不能保证人—环境的和谐。例如,自然灾害不仅不违背自然规律,而恰恰相反它完全是自然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但它破坏了人—环境的和谐。所有的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全都符合自然规律,它们只是违背了环境规律。事实上,自然界发生发展了的事件必都符合自然规律,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件不可能在自然界发生发展。环境问题既然已在自然界发生发展,就必然符合自然规律。3.辨析生态规律与环境规律的关系。答:(1)环境规律的定义①“人与环境”和“人与自然”。a.“人与自然”是当前讨论环境问题时常用的一个概念,通常很容易被理解为“人与自然环境”,这是人们误将人类环境等同于自然环境的结果。事实上,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而人工环境又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最为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