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认识自己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思品》上册《3.2认识自己》。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学习本课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自信、开发潜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走向成功。所以这节课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知道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通过学习,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评价,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实现自我的完善。学习重点:认识自己的途径学习难点:怎样正确评价自己,真诚地接纳自己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情境教学、活动教学2.学法自我探究3.手段多媒体放映四、教学过程分析:1、问题导入:“对自己熟悉就等于全面认识自己吗?”,通过黑暗环境观察灯光照亮情况来引申我们人的注意力也像灯光一样,过多关注周围,很少关注自身。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平时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存在不足之处。从而引入课本第一个知识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2、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一个人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对学习和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比较轻易地去认识我们自己外在表现的一面,但认识自己内在的一面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都对我们的学生生活都有非常巨大的影响。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进而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考虑怎样去认识,从而引入下一个知识点:认识自己的方法3、认识自己的途径之一——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设计问题:我们在经历的小学进步初中的这个过程,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很清楚我们能跑多快,跳多远。那隔了这么久,我们还清楚我们能跑多快、跳多远吗?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这一情况?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就引入了这一知识点,在实践中去检验(亲自到操场跑一下、跳一下)。接着抛出一句名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向学生解释这一句话的含义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在课本中找出一下两个要点:认识自己的基本方法之一:认识自己的重要目的之一: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先通过“周处自新”故事的讲解,让学生回答“周处为什么会改过自新?”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在别人的态度中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紧接着将学生重新引导回归课本,点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进而再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通过哪些人来认识自己,让学生知道该如何带着批判和继承的观点去看待别人的态度。最后用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来结束这一知识点。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提问多重指的是什么?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包含那些方面:与自己比较和他人比较着重分析在和他人比较中要注意的内容,在这里举例马云面试的故事来说明: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要正确看待他人的批评和赞美,学会自我激励,感受自己的进步。再接着阅读《孔雀和朱娜》材料,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应该怎样去看待别人的优势和不足。最终做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6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列举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以此来说明在古代,人们就知道内省自己能够完善自身,再引入课本:学会观察和内省,是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强调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自己要什么,同时说明认识自己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对自己负责的精神最后提出,正确认识自己,是一项终身的事业。我们人的一生都需要时刻去认识自己、改善自己,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课堂知识点总结(课本知识结构板书)9、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