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板书】二.物质的分类【交流·研讨】学生列举熟悉的物质,写出化学式,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绘制简图。教师引例:【学生演练】教师要及时给出鼓励性、发展性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板书】1.物质分类标准的研究【学生讨论、回答】(1)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学生回忆初中化学或科学的内容)——纯净物和混合物。(2)要根据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溶液、浊液、胶体等。(3)纯净物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相同元素构成单质(游离态);不同元素构成化合物(化合态)。(4)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5)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可将它们分为酸、碱、盐、氧化物。(6)根据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板书】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活动·探究(1)探究示例:反应物实验现象结论1绿色蓝色紫红色CuCu(OH)2Cu2(OH)2CO3CuSO4CuSO4·5H2OCuOuOCuOuOCuO化合物氧化物盐碱单质蓝色白色黑色五彩缤纷的铜世界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溶液浊液胶体元素类别:单质类别:酸类别:碱类别:氧化物类别:盐锌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黑色的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酸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酸能和某些盐反应。(2)学生探究: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探究以下四种代表物的性质,填写探究报告,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探究结果(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探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初步体验研究一类物质性质的过程和方法)。①、金属铁(单质)的性质;②Ca(OH)2(碱)的性质;③CuSO4(盐)的性质;④氧化铜(碱性氧化物)的性质。(3)在活动探究的基础上,建立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学生补充完成P33图2—1—4),并写出相应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板书】3.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的用途【学生讨论、回答】(1)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完成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的过渡)。当学生今后再探究陌生物质的性质时,可以先分析该物质的类别,然后预测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2)制备有关物质。(3)鉴别物质。(4)提纯物质。【学生小结】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回顾【作业】课后习题。【反思】板书设计NaOH(酚酞)氧化铜AgNO3锌盐酸2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标准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3.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的用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