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一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感受苏轼词豪放的风格2、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手法。3、结合背景理解苏轼创作的心态。教学重点《念怒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在这首词中此人表达了对周瑜的赞颂和羡慕,结合他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处境,理解作者借助歌咏周瑜所要表达的深意,以及作者在最后一句感慨中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他的一篇散文《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一场大的遇合。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正是他们的造访,给泰山、黄河、幽州台留下了人文气息。同样的,在历史上的某一天,宋代的大词人苏轼遇见了赤壁,从此在赤壁边上就回荡着一首千古绝唱——《念怒娇.赤壁怀古》,给充满硝烟的赤壁增添了一个词人蓬勃而豪迈的气息。二、解说赤壁之战的一小段视频三、苏轼简介——富有戏剧性的一生神宗时,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多处。哲宗立,废新法,信旧党,他被招回,与司马光等意见不合,因而再次遭贬。以后新党再得势,他被贬惠州。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回,途中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四、创作背景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五、诗歌分析(一)放录音,欣赏并朗诵人们评论苏词时,曾这样说:读柳永词,须十六岁妙龄女郎,手持红牙简板,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吟苏学士词,则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高吟‘大江东去’。这首词中那些词句体现了词人豪放的词风?明确: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个“大”字,一个“尽”字以及一个“千古”,可想而知这个江的伟力。“大”字体现了空间上的壮阔,“尽”字体现了空间上的彻底性,而“千古”展现了时间流泻下来的绵绵不绝。这句词表现的整体感和时间上的连续性所造成的时空效力,完全不逊色于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将三个动词“穿”、“拍”、“卷”进行置换。穿——钻;拍——击;卷——掀,可以比较出“穿”字的力度和气势,“拍”的音响效果,“卷”字更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浪潮的汹涌。联系:有关江水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论语》(二)“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面对大江惊涛,词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的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问:词人在三国诸多的英雄中,究竟选择了谁?明确:周瑜问:为什么词人选择了周瑜作为歌咏的对象?明确:周瑜何等的意气奋发啊。美人在侧,风度翩翩,束装儒雅,才华横溢。谈笑间就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胜战,还差点就要了曹操的命。这是让老天都嫉妒的才华。反观之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写这首词已经47岁了,较之周瑜24岁便成为吴中将,词人却被贬黄州。面对宋朝积贫积弱的现实,面对边疆危机的隐患,词人希望能像周瑜一样戍守边疆,闯出一番成就扭转朝廷羁縻软弱的现状。他在《江城子》中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然后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径庭。对苏轼而言,周瑜是理想。(三)问:在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中,词人是如何解决的呢?提示:有人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人借酒浇愁,”与尔同消万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场游戏一场梦”。明确: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问:、“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人说,这是封建士大夫失意时的感叹,是无可奈何中的故作达观。你认为“人生如梦”这句是否消极颓废?联系: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