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形状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形状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3
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形状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3
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形状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3
地球的形状课程标准: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5.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教学目的:●能够提出关于地球的一些问题;●能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能够描述出入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并记录下来:●能够运用列数据和比较的方法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教学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知道人类探索地球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能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层次2:能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层次3:能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并知道人类探索地球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探究能力:层次1:不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层次2: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层次3:知道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并知道假想—实证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教学材料:橡皮泥、火柴棒、小纸片、地球仪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2.课件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他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3.小结板书课题。了解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和实践。探索和调查1.导入大家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个圆形的球体,可你们知道人类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吗?2.播放人类探索地球过程的课件。3.同桌讨论:人类为了证明地球是圆形的,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4.观察身边的现象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说明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组织活动(1)在一个包装箱的左右两边各开一个孔,在后面尽量朝两边看,记下两个孔所看论证地球的形状(如太阳的东升西落、月食、船只渐渐消失在远方等。)到的最远距离。(2)把箱子变成弧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观察。(3)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得出地球确实是个球体。回顾和解释1.大胆猜一猜,我们这个地球到底有多大?2.补充介绍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脱色尼对地球周长的测量和现在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等。3.完成书上表格中的计算。小结谈谈各自的感受,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现代科技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原球形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形状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