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教案3.1.6探究3.小说阅读探究题作为一种新题型,其立意强调小说的整体阅读,对小说的词语、技巧、人物、主题进行深度或广度的探究。未来可能会出现变化,如考查学生能否紧扣文本在领悟主旨的基础上鉴赏形象、语言、作品的价值取向;强调阅读与认知的关系,既要读者通过阅读深化认知,又要读者根据自身的认知对作者的观点或文本的重要语句进行评价,或对文本中某个观点或与文本相关的某一生活感受发表自己的看法。【重点知识梳理】考点一分析文本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分析文本所蕴涵的民族心理不少文学类文本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也蕴涵了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生要想分析文本中所蕴涵的民族心理,首先需要了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特征:(1)勤劳俭朴,自强不息;(2)求同务实,谦和持中;(3)家庭为重,亲疏有别;(4)尊君爱国,尊父爱家,尊师重道,尊长爱幼。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1)爱国爱家,关心社会;(2)义利兼顾,礼貌文明;(3)勤奋朴实,勇敢谦和;(4)标新立异,敬业乐群。2.分析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元素,第一是人性,即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尊严,实际上也就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二是理性,即对真理的追求与思考,是广义的科学精神;第三是超越性,即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对文学类文本中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的分析,考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作答:第一,亮明文本所蕴涵的民族心理或人文精神;第二,结合文本中的具体情节、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例1、(2008·江苏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文本略)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读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第一,可以从中国传统伦理角度思考,女儿的品质多来自长辈的影响及教育,写侯菊正是为了写侯银匠。第一段写“侯银匠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但仔细玩味,应该是指他勤劳、精细、能干,才有女儿的勤劳、精细、能干。第二,可以从重要情节安排的角度考虑。女儿是银匠生活的主要部分,因而写女儿就是写银匠。第三,可以从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分析,自古女儿都是嫁出去,做父亲的那种复杂心情是难以言喻的,因而是以写银匠为主。第四,艺术表现手法,如材料安排,明写与暗写,正面写与侧面写的角度分析,父女相依为命,写侯菊的生活自然就折射出侯银匠的生活状况。第五,从小说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社会文化中探讨,即从文章所表现的主旨出发,婆媳、妯娌关系是传统生活习俗的一部分,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美好的生活图景,体现侯菊处理好各种关系时展现的人性、人情之美。考点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新课标《考试大纲》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之一。该考点是新课标教学理念在高考命题中的具体体现,重点在于检验考生对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是否具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具体答题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四点:1.总揽全文,整体把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前提是对文本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考生在阅读文学类文本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文本所表达的主题,从而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2.选准角度、以小见大在切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选准切入点尤为重要。一般来讲,这一切入点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其一,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其二,作答时选取的角度小、巧、新。例如,就一篇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有创意的解读时,考生可以赏析其语言特色,分析文章在炼字、造句、修辞手法运用、语言风格等方面的技巧;可以赏析其结构方面的特色,如文章在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层次段落、伏笔铺垫等方面的特点;可以赏析其表现技法,体会象征、对比、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手法的作用等。3.紧扣文本,创新有“度”“紧扣文本”是指根据不同文本,进行不同的创意解读。如小说需要考生重点分析其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安排等特点,散文则需要考生重点分析其思想内容、意境、选材、语言、线索设置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