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参考教案个人教案第一课时《村居》一、复习导入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三、学习生字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2.指导书写。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四、专项训练读古诗五、课堂小结谈收获。六、作业。背诵古诗。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情景引入初知大意学习生字专项训练用心爱心专心1第二课时一、情景引入继续学习《村居》。二、学习古诗学习一、二句1.指名读第一句。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4.全班读第二句。5.从第二句中你看到了什么。6.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7.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8.全班齐读一二句。学习三、四句1.指名读。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3.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5.男女比赛读。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三、背诗练说1.自由背诵。2.小组比赛背诵。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4.指名上台说。四、课堂小结谈收获。第三课时《小儿垂钓》一、情景引入1.游戏:老师说修饰语,猜猜画的是脸上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学习古诗课堂小结用心爱心专心2的哪个部分。红扑扑的(脸蛋),水汪汪的(眼睛),翘(鼻子),抿着的(小嘴)——这其实就是“垂纶稚子”的形象。2.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提醒:“垂”横画较多,中间一横最长;“钓”里面是个点儿)。3.读课题,解题意。二、自学文本1.自由轻声读诗,把诗读正确,读流畅。2.认读生字词:“垂钓、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招手、应人”。(1)小老师带读。(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3)抢读。(4)多音字“应”。3.齐读古诗。4.古诗光会把字音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得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诗是一行七个字,叫七言诗。那一行五个字的诗叫?(五言诗)这首诗是四行,这样的古诗就叫绝句。《小儿垂钓》就是一首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七言绝句分别要读出什么节奏来呢?大家试着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生练读)5.指名读(根据学生所读,用粉笔在黑板上给诗做上记号)6.听范读。7.齐读。8.学古诗我们会读了是不是就可以了呢?我们还要了解诗中写了什么。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9.同桌互学。背诵古诗。第四课时一、情景引入继续学习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二、细读古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1.小儿会钓鱼吗?(不会。)你怎么知道?蓬头稚子学垂纶2.“蓬头”是古时候的小孩儿扎成这样像莲蓬一样的发型。从“蓬头”中透着可爱。这句就描写了小孩儿钓鱼的样子。第三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情景引入自学文本第四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学习古诗用心爱心专心33.小孩儿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钓鱼?(这就是侧坐莓苔草映身。)4.什么是“草映身”?。5.从小孩选择的这个钓鱼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隐蔽)6.我们一起读读前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偏偏这时来了问路人。——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齐读)1.这时小孩儿心理怎么想,他在怕什么呢?能把这组有趣的镜头表演出来吗?2.情境表演:对“招手”的不同情况。见此情景,不禁心头一动,吟出——生(读全诗):3.生练习吟诵这首诗。三、拓展赏趣古诗中写童趣的诗不少,我们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