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十一:组合型、程度型及逆向型选择题Ⅰ.教学内容及其解析一、组合型选择题(一)题型特征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此类选择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表述关系的题干;②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③由不同的数字序号组合成的备选项。有些组合型选择题还要求将有关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关系(时间、区位、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序。此类题考查角度有两个:一个是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事件或同一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类组合,这种情况考查的知识的跨度不大,但分析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思考的能力;另一个是将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历史事件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种情况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考查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因此,组合型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二)、解题指导(1)肯定筛选法,它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择肢,确定一个正确的选择肢,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择肢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2)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择肢,排除包含这些选择肢的组合,再逐步筛选,得出正确答案。(3)辨别法,即用肯定筛选法选出绝对正确的选择肢,用否定筛选法排除绝对错误的选择肢,从而缩小范围,针对不能直接用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确定的选择肢根据所学知识辨别是否符合题意。(三)、例题解析【示例1】《日本国史略》记载:“阿倍仲麻吕……从遣唐使西游,为留学生……性聪敏,好读书,唐玄宗爱其才而厚遇之,于是更姓名为晁衡,遂入仕于唐,官至秘书监。”该材料说明()①唐朝政府任用外国人做官②中日两国友好交往③中华文明促使日本大化改新④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朝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对于四选三式的组合型选择,用排除法比较简单。本题材料没有反映中华文明促使日本大化改新。排除含③的选项。【示例2】下列关于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并且是常任理事国之一②新中国成立后就积极参加联合国的重大活动③如今中国在联合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④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联合国的基本准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1945年4月,在旧金山会议上,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中国是签字国之一,从而成为创始国之一,中国并被确定为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1年才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因而从新中国成立到1971年没能参加联合国的重大活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政策不断成熟,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不是联合国的基本准则。答案C用心爱心专心1(四)方法探究(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技巧)对于四选三式的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比较简单,排除包含不符合题意的选择肢的选项即可;如果某一选择肢在四个选项中都存在,这一选择肢是必选内容,不必审看;对四选二式的组合型选择题,肯定法与否定法结合使用;对不定量的组合型选择题,即符合题意的选择肢不定,少则一个,多则四个或四个以上,这类题一定要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二、程度型选择题(一)题型特征又称最佳型选择题,此类题型在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题干与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他选项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其特点是:题干与各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在题干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直接”、“最早”等。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二)解题方法1.理论分析法。通过分析题干与备选项的逻辑关系,运用相应的逻辑关系理论(现象与本质、主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进行分析,从而选出最佳选项。2.特征分析法,即结合实际情况,把事实、现象或结论放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