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语文试题类型及应试谋略说明:1、依照最新的《考纲》和近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的形式、内容,编撰此文。此文涉及语文学习和应试的具体步骤及方法,具有事半功倍之功效,适用于高中各年级。2、复习时应当遵循“脚踏实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思路,抓基础,抓方法,重积累,重能力,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3、注意处理好“课本”与“课外”关系,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迁移出来,避免高考备考不注重课文、不注重积累的弊端。4、注意平时真正以“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语文复习,关注生活,留心社会,“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全国卷30分每小题3分)一、语言基础知识题(全国卷设四小题,每小题3分)设题范围:字音、字形、近义词、同音字的辨析、成语、熟语的使用、病句的辨析、语句的连贯、标点符号的使用等。对前4道小题来说,考生要相信第一感觉、珍惜第一判断,在做修改时务必慎重1字音:常用的多音字、形声字、单音字(1)掌握“音随意转”的方法,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与词义联系起来。(2)注意语体[口语、书面语]、词性、语意和特殊读音。(3)善用排除法。不认识的字凭语感,或根据字意与拼音结合在一起推敲。特别注意多音字(语意不同,读音不同,最好根据语意辨别读音),音近字的比较,对于一些不常见字要认真比较,最好采取排除法。2字形:常用的同音音近字、同音义近字、音形都近字、形近字。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不熟悉的字,先将词的表面意思弄清楚,再比较词中每个字的意思与词的整体意思是否和谐、一致。注意形近字的比较。答题方法:A、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销脏灭迹[赃]残无人道[惨]妄费心机[枉])B、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锁碎[琐]急燥[躁]众口烁金[铄])C、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穿流不息[川])D、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陷井[阱]脉膊[搏]欢渡[度])3近义词同音词的辨析(实词或虚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选择。辨析突破点:①从词义突破(例:终止、中止);②从词义与句意的关系上突破(例:祛除、驱除);③从句子表达的侧重点突破(例:稍微差一点、多少差一点)。(1)实词:①注意感情、态度、语体色彩;②注意理性意义(词义的侧重点,轻与重、范围的不同)③语法功能(词性不同,搭配习惯差别)。④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步减少选项。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2)虚词关联词:①语法功能和特定意思;②结构关系和成对成套的特点。③重点是副词、介词和连词。④作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要通读全句,整体感知,认准关键,准确把握;也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来确定虚词的含用心爱心专心义;如果配套的关联词语在句中只出现一个,应该将它补全分析;再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⑤注意采用排除法。4成语、熟语的使用:A、成语辨析的几个思考角度和使用错误类型:⑴感情失当褒贬误用(叹为观止、处心积虑)⑵搭配不当、修饰失当(与光明失之交臂)语意重复(感到爱莫能助、被人贻笑大方、全身遍体鳞伤)语法错误功能混乱(栩栩如生地看到、逼得穷途末路)⑶不合逻辑、不合语境、词义不当(首当其冲)⑷形近、义近误用(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独树一帜与匠心独运)⑸错用对象张冠李戴(汗牛充栋、石破天惊)⑹轻重失度(日理万机)(7)望文生义(付之一笑、文不加点、不刊之论、万人空巷、危言危行)(8)敬谦误用(破镜重圆、鼎力相助、抛砖引玉)B、答题方法: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