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掌握一些常见词的用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中国文学的感情二、教学重点: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三、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幻灯片显示)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二、作者简介三、分析课文观点: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读第3段)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明确:看课文例子分析道理:(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四、引申: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1)你怎么了---怎么了,你(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4)五、总结全文六、练习:乔安娜的添字练习《早梅》添字练习扩展句子练习五、运用:课堂口头作文练习:任选一词口头说一段话,要表达出主观感受。1、太阳云天空校园人们小路2、我树林飞鸟风六、作业布置:大家回去拿出自己期中考试的作文,咬一咬,嚼一嚼,让这一段精练,让它能与你的丰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词害意。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