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村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3.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难点分析:读韵文,想情境,感受那静谧、和缓、诱人、自然的乡村风光,激发学生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对大自然挚爱的情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画导入,交流资料1.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吗?(出示幻灯片)2.教师导入:图画把咱们带进了那沁着新翻泥土气息、飘着草木清香的乡村,多美啊!今天想不想和老师走出城市,再到静谧的乡村去玩一玩呢?3.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江南生活的图片、照片或资料。教师补充一些图片资料,有条件的还可制成课件播放。4.教师导语:一位作者还把江南生活写成诗歌,想不想读一读?板书课题。二、自主合作,读文识字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识字能力较差,接受较慢的学生。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3.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1)课件出示: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字。(2)课件出示:“读书”、“池边”、“傍晚”、“瓜蔓”、“煮茶”、“菊花”、“衬衣”“观赏”、“一盏灯”,认读词语。(3)交流识字方法:“读”“池”“书”“傍”“蔓”“盏”“煮”“衬”“菊”说说怎样记这些生字?4.典型字,指名口头组词。15.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力求做到“组内所有的人认识所有要求认识的字”,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星星。三、再读课文,读中悟,悟中读1.教师导入:刚才大家读得可真棒,老师也想读了,看谁听得最认真,并且边听边想,你感觉乡村的景色怎么样?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头脑中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赏读全文。(课件范读课文)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朗读。4.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画画。5.指导背诵,生介绍一些背诵方法,教师作补充。四、拓展与延伸1.教师导入:读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爱上了这个江南的小乡村。你去过农村吗?能把你看到的景色讲给大家听吗?2.其实古人也写了很多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请同学们查找一些有关诗学生自由试读,再指名读,记忆“藤”词,进行欣赏、摘抄、背诵。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教师导入:我们一起来做个摘气球的游戏吧,(课件演示)气球上有一个词语,谁能把这个词读准并再用它组个词,说一句话,就可以把这个气球变成彩色气球。2.检查朗读,先指名读,再齐读。二、指导生字书写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6.练习:边读边写。三、学后总结教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让孩子课下去搜集描写乡村的其他文章。2.把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在“采蜜集”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