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十五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课题名称课型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形式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学习过程评价任务(内容、问题、试题)学习活动(方式、行为、策略)导入新课:从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到今天的“神六”载人航天,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今天的“天地对话”,人类的交通和通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开县人,从开县的交通,从我们自身运用的通讯手段的变化中,我们能否感受到这一变化,让我们穿梭在时空的隧道中,走一走古代、近代和现代的“蜀道”吧。模块一:古代的交通和通讯创设情景: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里所说的蜀道指的是从剑门关(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入川的陆路,这条路大都是一些木头做的栈道嵌在石壁上,川人俗称“老虎口”。那么当年要想入川,除了这条陆路,还可以从我们宜昌出发,请同学们跟随我一起出发,走一走古代的这条水路。出示资料:材料一昔日走三峡的四川船夫有首歌谣说:“出了南津关,两眼泪不干,要想回四川,难于上青天!”材料二南津关口的至喜亭(意为“至此则喜”)【针对模块一】沿长江逆流到重庆:滩多水急,危险程度不亚于陆路。学生回答:古代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与木船,出行不便,安全性低。书信、口信古代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与木船,出行不便,安全性低;通讯手段落后,耗时长【针对模块二】铁路、轮船、飞机、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1通过以上两则材料,同学们可以发现,古代的蜀道有什么特点?好不容易出了鬼门关,你如何向家人报平安呢?材料三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场秋雨就让出行的李商隐不知归期,你们觉得古代的交通和通讯有什么特点?模块二:近代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步到了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结合下列材料,分析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出示资料:本邑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沙鱼,故有此名。浦滨舳舻衔接,帆樯如栉。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利便,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模块三:现代交通与通讯工具的新发展出示材料宜万铁路万州长江大桥合龙材料七宜(宜昌)万(万州)高速公路将于2005年6月全面开工,全长260多公里,经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后连接湖北宜昌。2009年建成通车后重庆到宜昌只需6小时。宜昌到重庆的铁路酝酿了近一个世纪,为什么现在铁路与高速公路才相继动工呢?模块四:原因分析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古代、近代、现代、交通与通讯工具呈现不同的特征?模块五:影响探讨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就传到了中国,中国传统的交通通讯工具方式不可避免地被先进的交通与通讯工具、方式所取代,洋务派的大力推动等。【针对模块三】两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地势险要,一些技术难题长期无法解决,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技术难题得以突破;地少人多,铁路与公路占地大等。【针对模块四】生产力的进步(三次科技革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封建自然经济下人们对出行与信息的要求不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往与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如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交通与通讯的近代化)【针对模块五】一方面便利了交通运输,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信息的交流,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并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也使人2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事业发生巨大变化,这给中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怎么样的影响?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还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