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我们乘电梯上高层楼房时,从起动到停下来,我们分别所处的状态是()A.先失重,正常,后超重B.先超重,正常,后失重C.先超重,失重,后正常D.先正常,超重,失重2、人站在自由落体的电梯中随电梯下落,则()A.人处于失重状态B.人不受重力作用C.人处于超重状态D.人不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现象3、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如图所示的v-t图像是计算机显示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20s内,电梯向上运动,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B.在0-5s内,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C.在5s-10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D.在10s-20s内,电梯在减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4、甲、乙两物体所受重力之比为1:4,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4:1,它们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2:1B.从开始下落到着地的平均速度之比是4:1C.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1:4D.从开始下落到着地所用时间之比为16:1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时惯性越小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物体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来维持6、质量分别为2kg和3kg的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A、B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10N、F2=2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NB.如果只有F1作用,则弹簧的弹力大小为4NC.若把弹簧换成轻质绳,则它们对物体的拉力大小相同D.若F1=20N、F2=10N,则弹簧的弹力大小不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总是垂直地面向下的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8、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下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B.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更明显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更明显9、小娟、小明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均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则()A.当θ=0°时,F=2GB.不论θ为何值,F=2GC.若θ=120°,则F=GD.在θ从0°逐渐增大到150°的过程中,F越来越小10、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它们再次相遇前的运动过程中,则A、B两物体()A.运动方向相反B.加速度方向相反C.相遇前相距最远为40mD.相遇前在第4s末相距最远二、实验题11、(4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用M表示(乙图中M包括小车与传感器,丙图中M包括小车和与小车固连的滑轮),钩码总质量用m表示(1).为便于测量合外力的大小,并得到小车总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的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平衡摩擦力B.三组实验都需要平衡摩擦力C.三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D.三组实验都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