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处方调配处方的定义执业医师为某一特定患者治疗、预防或其他需要而开写的药方,是医疗和配药之间的重要书面文件,也是医师与药师之间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把医师对患者用药的信息传递给药师,以便药师按医师的意图为患者调配药品及讲解使用方法等。第一页,共二十九页。处方的意义法律意义:开写处方或调配处方而引起的差错以及造成的医疗事故,医师和药师分别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经济意义:是药品消耗及药品经济收入结帐的凭据和原始依据。(原始处方必须保存,以供备查。)第二页,共二十九页。处方的组成处方前记--包括医院名称、处方编号、就诊科室、门诊病例号、住院病例号、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等。处方正文--以Rp或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处方后记--医师签名,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以及药品金额。第三页,共二十九页。处方例1Xxx医院处方笺科别门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年月日Rp总计金额医师配方核对发药第四页,共二十九页。处方制度•医生处方权经院长批准备案,医师字模留样于药剂科。•药剂科不得擅自修改处方,不合规定者,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有关毒,麻,限剧药处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一般处方以三日量为限,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酌情延长,医师不得为本人和家属开处方。•处方内容见组成。•处方一般以拉丁文或中文书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第五页,共二十九页。药品及制剂名称,使用剂量,应以中国药典及药品标准为准。•处方上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用量单位以克(g)毫克(mg)毫升(ml)国际单位(i.u)计算;片剂、丸剂、胶囊剂以片、丸、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并注明含量。•一般处方保存一年,到期登记后由院长副院长批准销毁。•对违反规定,乱开处方滥用药品的情况,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药剂师(药剂士)有权监督医生科学用药,合理用药。第六页,共二十九页。处方制度执行要点•处方权限•处方书写要求•药品及制剂名称,使用剂量•处方剂量的书写•用法及用量的书写•处方限量与处方保管•药师的审方权第七页,共二十九页。开具处方是医师的特有权,由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开出。有处方资格的医师经院长批准,登记备案,并将本人的签字或图章式样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本单位增加或停止执业医师处方权时,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药学部门。医师必须尊重病人对药物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知情权,患者的病情及用药属隐私,须得到尊重与保密。第八页,共二十九页。涂改处须重新签名。药品名称用中文或英文书写,不准任意缩写或用代号。年龄项要写足年岁,婴幼儿写月龄、日龄或体重。为便于药师审核,应注明临床诊断。每张处方仅限一名患者。中药调配处方应按作用性质排列,对某些特殊饮片,应开写清楚;对于先煎、后下等药品,注明煎药时的注意事项。第九页,共二十九页。调配处方时要求处方与配发的药品名称一致。(如头孢曲松又称菌必治、罗氏芬、头孢泰克松等)超剂量使用,医师应在剂量旁重签字(如在抢救有机磷中毒时超剂量使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第十页,共二十九页。药品在发给病人前必须双人核对;有条件时第三人发出。药师审核处方发现问题应立即与开方医师联系解决,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发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对处方所列药品不能擅自更改或使用代用品。调配过程须做到“三查六对”:查处方是否完整,查药名、用法、用量,查配伍禁忌与用药合理性;对科别、姓名、年龄,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对临床诊断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西药、中成药处方,每张不得超过5种药品。普通处方保留1年,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2年,麻醉药品处方保留3年。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特殊药品•医用放射药品•医疗用毒性药•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精神药品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