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分析连续心排量监测PulseindicateContourCardiacOutput王志栋中心医院ICU学习内容•概述•监测技术原理•监测参数意义•护理一概述基本原理:经肺温度稀释法与动脉搏动曲线分析技术相结合的监测方法a.经肺热稀释技术b.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技术PiCCO(PulseindicateContourCardiacOutput)脉搏分析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是一种技术,是一种简便、微创、高效费比的,对重症病人主要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监测的工具。管路连接•置入一条深静脉导管•置入一根PiCCO热稀释动脉导管-所有PiCCO参数都不需要肺动脉导管-独特的微创设计,对病人进行血流动力学和容量监测-针对成人和儿童病人有各种型号配置-在病人身体内留置时间达到10天甚至更多二监测技术原理--如何工作?•深静脉导管用于注射冰盐水(<24度室温水)•动脉导管连续监测动脉压力,同时监测仪可以记录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动脉导管带有特殊的温度探头,用于测定注射大动脉的温度变化•监测仪利用热稀释法测量单次的心输出量,以用于校正PCCO,通常需要测定3次心输出量,求其平均值校正PCCO•监测仪校正过程中记录及获取心输出量与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的相关数据后,监测仪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获得连续心排量及其他监测项目数据PICCO可测定参数及原理㈠PiCCO可利用经肺温度稀释法测定以下参数心输出量(CO)及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ITBV)及指数(ITB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GEDV)及指数(GEDI)血管外肺水(EVLW)及指数(ELWI)心功能指数(CFI)全心射血分数(GEF)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㈡PiCCO可利用动脉搏动曲线分析技术连续监测下列参数:每次心脏搏动的心输出量(PCCO)及指数(PCCI)动脉压(AP)心率(HR)每搏量(SV)及指数(SVI)每搏量变化(SVV)外周血管阻力(SVR)及指数(SVRI)PiCCO可利用经肺温度稀释法测定以下参数•心输出量(CO)及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ITBV)及指数(ITB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GEDV)及指数(GEDI)•血管外肺水(EVLW)及指数(ELWI)•心功能指数(CFI)•全心射血分数(GEF)•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PiCCO可利用经肺温度稀释法测定各参数原理•测定心输出量CO经肺热稀释测量只需要在中心静脉内注射冷(<8ºC)或室温(<24ºC)生理盐水PiCCO热稀释测量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内注射指示剂后,动脉导管尖端的热敏电阻测量温度下降的变化曲线–通过分析热稀释曲线,使用Stewart-Hamilton公式计算得出心输出量(CO):[s]010203040500,00,20,40,6[°C]T注射热稀释测量曲线dtTKV)T(TCObiibTDa[s]010203040500,00,20,40,6[°C]T注射热稀释测量曲线dtTKV)T(TCObiibTDa010203040500,00,20,40,6[°C]T注射热稀释测量曲线dtTKV)T(TCObiibTDaTb=血流温Ti=注射指示剂温度Vi=注射指示剂容积∫∆Tb.dt=热稀释曲线下面积K=校正系数PiCCO热稀释测量心输出量•漂浮导管与picco技术都是利用该原理测心排量PCCO动脉热稀释测量位置静脉注射RAEDVPBVEVLWLAEDVLVEDVEVLWRVEDV常规热稀释测量位置PCCO动脉热稀释测量位置静脉注射RAEDVPBVEVLWLAEDVLVEDVEVLWRVEDV常规热稀释测量位置经肺温度稀释法理论•根据温度稀释法可受肺间质液体量(即血管外肺水,EVLW)影响的特点(染料稀释法则无此特点),早期PiCCO技术采用双指示剂法(温度和染料,TD)测量全心舒张末容积(GEDV)、EVLW等一系列参数,通过收集大量临床数据,总结出经验公式。现发展为只需用温度进行测量即可得到此类参数,谓之单指示剂法(温度指示剂法。如下页图)。经肺温度稀释法理论示意图经肺温度稀释法理论•如果快速将一种指示剂注入一个流体系统,并不是所有的指示剂均能同时在探测点出现。由于系统内容量的关系,指示剂的浓度随着时间将被分散。因此,对于每一个特定的指示剂微粒而言,从注射点传送到测定点都有一个时间。这个时间称为传送时间。因为每一个微粒均有一个传送时间,所以无一个传送时间适用于所有的指示剂微粒。平均传送时间即是指所有这些传送时间的平均值(见图-1)。•指示剂稀释曲线下面积代表单位时间内流经系统的液体,即心输出量(volume/time)。MTt的时间长短代表了指示剂通过系统需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