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基数效用论二、序数效用论三、最优消费决策四、消费者均衡的变化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参考资料: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下册)第21章1第一页,共六十一页。•效用: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时所感觉到的满足程度。•欲望与效用:有欲望时,才会有效用。欲望越大,商品对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大。•效用的特点:效用是一种主观心理评价。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效用、效用函数•效用函数:可以用效用函数(UtilityFunction)来表示不同的商品组合带来的效用:),,,(21nqqqUU2第二页,共六十一页。19世纪的经济学家W.StanleyJevons、LéonWalras、AlfredMarshall等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的,可以用基数来指定任意一种商品消费组合能够带来的效用。基数效用论(CardinalUtilityTheory)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一、基数效用分析3第三页,共六十一页。1.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TotalUtility):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TU=f(Q)(1)4第四页,共六十一页。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一定时间内消费新增一单位商品时所带来的新增的效用。(2)TU(Q)MUQ=()()lim(3)0TUQdTUQMUQdQQ5第五页,共六十一页。03(()()()()=()()()4xMUTUQFxfxFxFxftdtMUTUQTUMUQdQ根据()式,可知)假如是原函数,根据原函数是它导数的积分那么如果已知导数,就可以知道原函数。因为,可知()。()6第六页,共六十一页。消费数量(总)效用边际效用0014273941051043210①②③数值案例:7第七页,共六十一页。TotalutilityQuantityOTUQ(a)总效用125435--10•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以递减的速度在增加。8第八页,共六十一页。边际效用递减定律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MarginalutilityQuantityOMUQ(b)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对某种物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从该物品或劳务得到的边际效用(新增的或边际的效用量)递减。•原因:追加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的刺激和重要性逐渐下降。12345-59第九页,共六十一页。总效用边际效用(a)(b)消费一定数量商品的总效用等于一直到这一消费点的各边际效用之和。每一消费点的边际效用等于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点所作切线的斜率。10第十页,共六十一页。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QTUMUQMU为正数时,TU不断增加MU为零时,TU达到最大MU为负数时,TU不断减少边际效用是总效用函数的导数()MUTUQ总效用为边际效用函数的积分0()QTUMUQMUQdQ11第十一页,共六十一页。2.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理性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假设前提:消费者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消费者偏好既定等。消费者均衡条件:收入既定,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11221212nnnnPQPQPQMMUMUMUPPP(把钱用完)(货真价实)均衡条件:约束条件:12第十二页,共六十一页。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的解释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一元钱购买商品1的边际效用小于商品2的边际效用。这样:理性消费者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减少商品1,增加商品2。意味着:总效用会增加;且商品1的边际效用会随其购买量的不断减少而递增,商品2相反。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才能获得最大效用。13第十三页,共六十一页。3.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效用递减,量增,愿意出价递减;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PQD(MU)价值悖论:必需品(水)的市场价值很低;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奢侈品(钻石)使用价值很小,但市场价格很高,可以交换到大量其他物品。价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总效用,而是反映它的边际效用。P=MU/λ对于任一商品来说随着需求增加,MU递减。为了保证MU/P恒等于λ,商品价格要同比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