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机参数调节技巧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周晓光第一页,共一百零五页。要点新生儿呼吸生理特点新生儿呼吸机通气模式新生儿呼吸机参数的意义新生儿呼吸机参数调节方法临床与肺力学监测第二页,共一百零五页。新生儿呼吸生理指标潮气量(tidalvolume,VT):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足月儿VT一般为5~8ml/kg早产儿VT:俯卧位为5.4±0.2ml/kg仰卧位为4.7±0.2ml/kg,第三页,共一百零五页。新生儿呼吸生理指标补吸气量或吸气储藏量:足月新生儿一般为20-25ml/kg补呼气量或呼气储藏量:足月新生儿一般为5-10ml/kg残气量: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呼出的气量足月新生儿残气量一般为20ml/kg第四页,共一百零五页。新生儿呼吸生理指标深吸气量: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量深吸气量=VT+补吸气量足月儿一般为30ml/kg第五页,共一百零五页。新生儿呼吸生理指标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residualcapacity,FRC〕:FRC=残气量+补呼气量足月儿一般为25~35ml/kg生理意义: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第六页,共一百零五页。新生儿呼吸生理指标肺活量(vitalcapacity,VC):一次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VC=VT+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足月新生儿肺活量一般为35~40ml/kg意义: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第七页,共一百零五页。新生儿呼吸生理指标每分通气量(MV)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MV=VT×呼吸频率足月新生儿一般为200~300ml/kg第八页,共一百零五页。新生儿呼吸生理指标死腔(deadspace,VD)和肺泡通气量新生儿解剖VD:1.5-2.5ml/kg新生儿肺泡VD:0-0.5ml/kg生理VD=解剖VD+肺泡VD通常>2ml/kg肺泡通气量=〔VT-VD〕×呼吸频率深慢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浅快呼吸减少肺泡通气量第九页,共一百零五页。第十页,共一百零五页。新生儿机械通气类型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ControlVentilation,PCV)容量控制通气(VolumeControlVentilation,VCV)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essure-RegulatedVolume-Controlledventilation,PRVC)第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压力控制通气第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容量控制通气第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第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常用机械通气模式间歇正压通气〔IPPV〕间歇指令通气〔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辅助/控制通气〔A/C〕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压力支持通气〔PSV〕第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新的机械通气模式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V)比例辅助通气〔PAV〕适应性支持通气〔ASV〕第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V:将PCV和VCV的优点结合起来的智能通气模式;以压力切换方式通气,先以10cmH2O压力送气以监测和计算患儿胸肺顺应性,根据压力-容积关系,计算下一次通气要到达的预设潮气量所需吸气压力,自动调整预设吸气压力水平〔通常调至计算值的75%〕。通过每次呼吸的连续测算和调整,最终使实际潮气量与预设潮气量相符。第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吸气压力水平可在PEEP值及预设吸气压力水平以下5cmH2O范围内自动调整,但每次调整幅度小于3cmH2O。设计特点:通过自动调节吸气相的供气流速来维持通气压力和容量的相对恒定,是目前呼吸机中较科学和较理想一种CV模式。治疗肺顺应性低和气道阻力高的疾病特别有效,降低了机械通气造成的肺损伤危险性。第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第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比例辅助通气PAV:也称肺机械减负或负性呼吸机阻抗,是加拿大学者Younes在1992年提出的一种同步局部支持通气模式;自主呼吸决定通气的各个过程,呼吸机对自主呼吸压力成比例地放大,起到减轻呼吸肌负荷的作用。在这种辅助通气方式下,潮气量、吸气和呼气时间、气流波型完全由病人控制。第二十页,共一百零五页。比例辅助通气PAV的目的:让病人舒适地获得由自己支配的呼吸形式和通气水平降低气道压力所需峰值减少对镇静剂和肌松剂的需要降低发生过度通气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