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九章肠杆菌科学习目标掌握:各种致病性菌种致病因素与所致疾病熟悉:致病性肠杆菌科主要种类;肠科菌生物学共性;WT、外斐试验了解:微检与防治原那么第一页,共四十一页。2/26•肠杆菌科•44个属、170多个种•对人类致病力强的四属:•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耶尔森菌;•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八种条件致病菌〔属〕:•枸橼酸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泛菌、沙雷菌、变形杆菌、普罗威登菌、摩根菌;•其他:巴特维菌、布丘菌、西地西菌、爱德华菌、欧文菌、爱文菌、哈夫尼亚菌、克卢瓦菌、勒克菌、勒米诺菌、穆勒菌、肥杆菌、普拉奇菌、光杆菌、普城菌、兰恩菌、塔特姆菌、致病杆菌、约根菌。2第二页,共四十一页。3/28肠道杆菌共同特点•1、G-杆菌,无芽孢,多数有鞭毛、菌毛,少数有荚膜;•2、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3、生化反响活泼,分解多种糖类,用于鉴定,乳糖+/-——非致病菌/致病菌;•4、抗原构造复杂〔O、H、荚膜抗原〕•5、抵抗力不强•6、易变异。第三页,共四十一页。4/28第一节埃希菌属代表菌种:大肠埃希菌重要的正常菌群—营养作用时机致病菌—肠外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感染饮食物卫生学检测指标第四页,共四十一页。5/26大肠埃希菌于普通营养平板培养生长的菌落一、生物学性状G-,周H、有菌毛乳糖+,S型有色菌落O\H\K抗原第五页,共四十一页。6/26二、致病性和免疫性•〔一〕致病物质•黏附素:•定植因子抗原I、II、III•集聚黏附菌毛I、III……•外毒素:•肠毒素〔LT、ST〕、溶血毒素•内毒素、荚膜、……第六页,共四十一页。7/26〔二〕所致疾病•1、肠道外感染•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2、肠道感染•——胃肠炎•〔表9-2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5组第七页,共四十一页。8/262、卫生细菌学检查•“大肠菌群数〞含埃希属、枸橼酸、克雷伯、肠杆菌属等〔乳糖+〕•——作为检测食品和饮水被粪便污染的指标•我国饮水卫生标准:每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每100ml饮用水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划书:P113三、微检1、临床标本的检查:标本采集、别离培养与鉴定第八页,共四十一页。9/26四、防治原那么•增强体质,防止内源性感染•加强卫生和水源管理•药物治疗〔依据AST结果〕第九页,共四十一页。10/26第二节志贺菌属•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俗称为痢疾杆菌•一、生物学性状•G-杆菌,无鞭毛,无荚膜,有菌毛•乳糖-动力-•O、K抗原第十页,共四十一页。11/26根据抗原和生化反响的不同分为四群:痢疾志贺菌A福氏志贺菌B鲍氏志贺菌C宋内志贺菌D抵抗力弱,多重耐药严重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12/261.致病物质•侵袭力:菌毛黏附•内毒素〔强烈〕•外毒素:A群I、II型产生志贺毒素•神经毒性、细胞毒性、肠毒性二、致病性性与免疫性第十二页,共四十一页。13/262.所致疾病•菌痢•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易感,感染剂量103个〔远低于霍、沙…〕•途径:粪-口•类型——只局限于肠道,不侵入血液•急性菌痢: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急性中毒性痢疾:小儿•慢性菌痢•病后带菌时间长第十三页,共四十一页。14/283、免疫性•常局限于肠粘膜,免疫力不持久•免疫主要是消化道粘膜的SIgA第十四页,共四十一页。15/26三、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采集与检查•标本:服药前,新鲜粪便的粘液脓血局部,粪尿分开,立即送检;或30%甘油缓冲盐水送检。•别离培养与鉴定•毒力试验:Sereny试验•快速诊断法:•免疫染色、免疫荧光菌球法、•协同凝集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第十五页,共四十一页。16/28四、防治原那么•隔离患者、彻底治疗•加强食品及饮水卫生管理•抗生素治疗第十六页,共四十一页。17/26•是一群革兰阴性杆菌•菌种繁多,血清型超过2500个•对人类致病的占少数,如:•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动物沙门菌也可对人致病第三节沙门菌属第十七页,共四十一页。18/26一、生物学性状周H有菌毛无荚膜乳糖-无色S型菌落抗原结构复杂:O/H/Vi表9-4、9-5第十八页,共四十一页。19/2619常见沙门菌的抗原组分组菌名O抗原H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