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有感(一)周红昌今日阅读中医传世名著《黄帝内经》,对人之所以生病和短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尤其对自己的病损和短寿忧心忡忡:我之所以生病和短寿,原因在于一不法天,二不法地,三不法自然,四不法自体。用法律和社会学术语讲,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黄帝内经》上讲,上古时代的人,特别是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大都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尤其注意:一、饮食有所节制;二、作息有规律;三、不妄事操劳,不操闲心;四、调和情志,不发脾气,不生闷气,没有看不惯的,没有挺不顺的;五、避免过度的房事;六、避免来自外界的刀金之伤和虫啃鼠咬。此六条,是其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的主要原因。可是,现在的人呢。吃饭没有饥饱,早上懒床不吃饭,中午、晚上吃饭不及时,吃得多、吃得饱,吃得难消化;白天烂生活过的像在夜里,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晚上夜生活的像在白天,纸醉金迷,声色犬马;把酒当水喝,革命小酒天天醉,滥饮无度;喝水要冰镇的,吃肉要烧烤的,喝汤要酸辣的;一人谈好几个异性朋友,养好几个情人,生好几窝孩子;醉酒行房,恣情纵欲;不但在家琐琐碎碎事儿多,出去照样丝丝嚷嚷都是事儿;生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穿梭在机器、车辆间,动不动就去抽血、输水、做手术,外伤严重……这样,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真气耗散而不及收敛充盈,精气亏伤,神志浮伏,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第1页共31页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七十、八十都急急地交户口本儿了。由此,我很感慨:一、现代人眼界太宽了,见的太多了,这是短寿的原因之一。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但你见识有那么多,因此你的烦心事肯定就多,肯定就会影响你的情志、心态,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你是不是看见啥好吃的就想吃、看见啥好喝的就想喝,看见啥好穿的就想穿,看见啥好玩的就想玩,看见啥挣钱就想挣,看见有啥好事儿就想占一份儿,看见哪美女都想多看一眼,看见谁家孩子考上北大清华都艳羡。自己的信仰自己怀疑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推倒了,自己的德行修养自己丢弃了,自己的守持自己放松了……二、现代人的腿太长了,社会关系太复杂了,这是短寿的原因之二。俗话说,常过河必有一湿脚,但你天天东西南北到处窜,你经受的自然考验和你遭遇伤害的几率会少下来吗。关键是,你的腿有多长,你的社会关系就会多复杂。社会关系复杂了,你的琐琐碎碎、丝丝嚷嚷、恩恩怨怨、爱恨情仇自然就少不了,少不了的结果,就是你纠结难缠、劳心伤神、生气上火,最后急急如律令,仓皇把自己送给马克思。三、现代人吃的太滥了,五脏六腑负担太重了,这是短寿的原因之三。俗话说,病从口入。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但拿一些站的高看的远的人的话来说,现在还有什么是人不敢吃的。各种各样的肉,各种各样的菜,各种各样的奶,各种各样的小吃、零食,还有各种各样的调味料、添加剂、防腐剂……还有我很无能为力的就是现代人都好吃各种各样的药,谁要是不懂几样药,不知道几个偏方、秘方好像就会被看不起。更吓人的是,现代社会人人都是医生,这是很要命的。你现在敢在朋友圈里说你不舒服。嘿,马上就有好多好多关心你的人给出各种各样的方子。四、现代人住的太好了,高楼大厦不沾地,这是短寿的原因之四。俗话说,人是土造的。我们经常要求别人接地气,不是叫你买一袋面送给群众,而是叫你到群众生活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和群众聊聊土地的那些事儿。拆迁难,群众刁。第2页共31页不是的,群众是真不想上楼,群众是真离不开生他养他的土地,你们真的懂吗。高楼大厦阻断了人与大地母亲的亲密接触,阻断了三里五村那份邻里亲情,阻断了人们与大自然的沟通交流……高楼大厦有什么好。活动少了、见阳光少了、辐射多了、压抑抑郁多了……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