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进化探究活动:制作印迹化石模型活动目标: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模拟化石的形成,从一个侧面了解化石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实验器材:黏土(可用橡皮泥代替)、叶子、骨头、贝壳等。实验指导:这是一个制作化石模型的活动。探究过程:1、将黏土擀平。2、把叶子、骨头或贝壳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3、把印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实验小结:叶子、骨头或贝壳在黏土上留下印迹。晾干的模型上留下了动、植物的印迹。实验提示:1、在活动前先让学生猜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2、用橡皮泥代替黏土,选择适当的叶子,不用苹果叶、杨树叶等平整的叶子。3、用力要轻,力量要均匀。按压时间不宜太长。4、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1)你“制作的模型”可以形成化石吗?(2)如果你“制作的模型”形成化石,是哪一类型的化石?(3)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生活链接:有机会看看真实的化石模型。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器材准备黏土(可用橡皮泥代替)、叶子、骨头、贝壳等。探究过程实验小结叶子、骨头或贝壳在黏土上留下印迹。晾干的模型上留下了动、植物的印迹。备注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探究活动:研究仙人掌刺的作用活动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仙人掌刺的作用,体会到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实验器材:三张纸巾、三张锡泊纸、一张蜡纸、一杯水实验指导:这是一个典型的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实验之前要启发学生比较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以发现实验结果的不同与变量有关,从而形成正确的解释。探究过程: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在窗台前。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实验小结:平铺的最干,蜡纸包的最湿,仙人掌上的蜡质层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实验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平铺的模拟的是(普通叶子);卷起来的模拟的是(针状叶子);用蜡纸卷包起来的模拟的是(叶外生蜡质)。生活链接:选择生活中你喜欢的某一种动物、植物,研究它有什么特殊的生存本领。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研究仙人掌刺的作用器材准备三张纸巾、三张锡泊纸、一张蜡纸、一杯水探究过程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在窗台前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三种方式一小时以后观察到的结果平铺卷起来用蜡纸卷包起来实验小结平铺的最干,蜡纸包的最湿,仙人掌上的蜡质层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备注探究活动:做个生态瓶活动目标: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生态瓶,短期观察,了解生物之间的共存关系。实验器材:鱼缸、沙子、水草、小鱼、绿水、凡士林实验指导:指导学生模拟生态平衡,自制生态瓶,使学生在模拟中领悟生态平衡涉及的诸多要素。探究过程:1、瓶子处理。洗净玻璃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2、放砂注水。在瓶中放入1cm厚的砂子,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3、投放生物。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4、加盖封口。瓶子加盖,并在瓶盖周围涂上凡士林。5、粘贴标签。贴上标签,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等。6、放置瓶子。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于阳面窗台上(研究结束前不要再随意移动)7、填写实验记录表,作出正确分析。实验小结: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实验提示:1、用自然界的水,而不是自来水;2、金鱼的生命力不太强,可能的话选择其它生物代替;3、生态瓶要透明,易于观察;4、采光不能用强烈的直射光。5、注意安全。生活链接:选择生活中你喜欢的某一种动物、植物,研究它有什么特殊的生存本领。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做个生态瓶器材准备鱼缸、沙子、水草、小鱼、绿水、凡士林探究过程1、洗净玻璃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2、在瓶中放入1厘米厚的砂子,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3、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4、瓶子加盖,并在瓶盖周围涂上凡士林。5、贴上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