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声”诗文朗诵赛【教学背景】“四季之声”诗文朗诵赛是根据部编本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以四季美景为主题的课文内容而策划的。本单元课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都是文质兼美的描绘四季美景的散文。而且第一单元的朗读指导以诵读为主,通过大声诵读这些写景佳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体味大自然的美好,更能让他们感受写景之巧,朗诵之美,生命之内涵。同时,通过第一单元布置的以“秋”为话题的写作,发现很多学生不能能细心体察每个季节的特征,尤其是其春之勃发,夏之热烈,秋之凄怆,冬之肃杀等文学表现主题的基调。季节之自然特征模糊,景物之蕴涵情感也难有深刻感受。因此,利用课堂所学,结合自己兴趣,对第一单元写景教学进行延展,组织学生进行自选、自创诗文朗诵比赛,既可以陶冶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操,又能增加生命的涵养,于有情朗读中体味西风悲秋、春雨润物等文学母题,对古典文学中的意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基于以上因素,本课从自选、自创诗文,朗诵比赛,赛后交流等角度进行课例设计,激发学生对诗文创作及朗诵的兴趣。【教学准备】1、《“四季之声”诗文朗诵赛》朗诵背景课件准备2、朗诵配乐下载:《雨的印记》《献给爱丽丝》《天空之城》《绿野仙踪》等3、学生课前准备所朗诵诗文。【教学目标】1、了解描写四季美景的文学作品,拓展阅读视野;2、朗读经典诗文,提升朗诵水平;3、提高诗文创作能力。【教学方法】小组竞赛、朗诵评比、赛后交流【教学过程】一、定题1.课前复习第一单元所学内容,确定演讲比赛主题为“四季之声”;2.推荐经典诗文,如老舍《济南的秋天》,何其芳《秋天,秋天》,穆旦《冬》等。3.鼓励自行创作小诗文,以备参赛。二、组织1.分工组织一个活动策划委员会,负责报名统计,竞争参赛;民主选举5位评委及2位主持人。2.抽签参赛选手提前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并提前导入背景音乐及课件。三、竞赛1.主持人撰写演讲稿,需要契合四季美景;2.老师宣布“比赛开始”,并宣读注意事项;3.11组选手一次上台朗诵。比赛期间,3组选手一报比赛成绩。四、评选1.当场评选出结果,分出一、二、三等奖。2.从三等奖中选出一名最佳人气奖以晋升。3.即刻颁发奖状及奖品。五、交流1.赛后请专门的指导老师与学生交流,做专业朗诵指导;2.请参赛选手发表获奖感言及活动感触;3.观众自由评论,及时总结。【教学反思】整堂课的流程相对简单,比较流畅,学生的参与度也较高,尤其是朗诵比赛和赛后交流环节,学生十分有兴趣。但是,整堂课比赛的时间过多,交流的机会太少;部分学生未能真正感受四季之音韵美,看来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