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断句“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祝枝山巧“断”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断句不同意思迥异财主枝山断句的前提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先易后难,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断句的前提如何断句窍门1: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察名代,定句读。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窍门窍门2:2:找虚词,定句读。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等夫、惟、盖、凡、窃、敬、苟、若、岂2、放在句末的语气词有: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等3、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虽然、且夫、向使、然而、然则等等4、时间词如: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5、叹词如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不然古之桀骜者岂少哉君子喜爱这个人,会将爱推及到在这个人屋子上停留的乌鸦,何况对于圣人的弟弟呢?既然这样,那么兴建祠庙是为了舜,而不是象啊。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桀骜不驯的人难道还少吗?////////////也而况乎哉然则也窍门窍门33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据修辞,定句读。据修辞,定句读。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前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或对比,或并列,或总分)。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相如秦王左右相如秦王左右////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古人写文章非常注重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用字数相同的结构。察对称,定句读。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窍门窍门4:4: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理对引,定句读“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全名,以后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或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注意: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窍门5: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