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报告题目:如何保证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专班学学日业级生号期:如何保证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一、电子通信设备为什么要保证电磁兼容性:1、电磁能的广泛应用:电和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电磁能的广泛应用,使工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进入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例如:(1)通信:电话、电报、传真、光纤通信、广播电视。(2)家用电器:电磁炉,微波炉,遥控玩具。(3)生物医学:诊断(CT)、理疗(高频、微波)、手术(激光、微波手术刀)。(4)工业应用:电解(电解铝、生产电石)、电镀、加热或烘干、高频炉。(5)农业应用:灭虫、育苗、磁化水。(6)军事应用:雷达、电子对抗、激光武器、电磁武器。2、电磁干扰:电磁能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危害,被称为电磁污染,研究电磁污染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分支。以往人们把无线电通讯装置受到的干扰称为电磁干扰,表明装置受到外部干扰侵入的危害,其实它本身也对外部其他装置造成危害,即成为干扰源。因此必须同时研究装置的干扰和被干扰,对装置内部的组织和装置之间要注意其相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广泛采用的微电子技术和电气化的逐步实现,形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据统计,全世界空间电磁能量平均每年增长7%--14%,在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频率资源条件下,由于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数量与日俱增,使用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大,电磁干扰的严重性也就越来越突出。不断研究和解决电磁环境中设备之间以及系统间相互关系的问题,促进了电磁兼容技术的迅速发展。3、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能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使空间各种频率的电磁辐射越来越强,对人类造成了危害。例如可能干扰广播、电视、通信信号的接收;可能干扰电子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信息失误、控制失灵等事故;可能引燃一些易燃易爆的物质,引起爆炸和火灾;较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广州的白云机场导航系统就曾经受到的严重干扰。2002年1月20日,广州白云机场由于附近无线寻呼台发射机群信号的干扰,迫使导航系统关闭通信扇面,导致大量的飞机在空中盘旋等待,使90多架航班延误,6000多旅客滞留机场。美国航空无线电委员会也曾在一份文件中提到,一位旅客在飞机上使用调频收音机使飞机导航系统的指示偏离10度以上。可见,抑制电子设备间的电磁干扰非常重要,为了防止一些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或破坏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各国政府或一些国际组织都相继提出或制定了一些对电子产品产生电磁干扰有关规章或标准,符合这些规章或标准的产品就可称为具有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EMC标准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天天都在改变,这也是各国政府或经济组织,保护自己利益经常采取的手段。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及保证电磁兼容性的设计方法;1、电磁兼容性定义:电磁兼容是新的边缘学科,随着数字计算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而日益受到关注。电磁兼容(EMC)对于设备或系统的性能指标来说,应为“电磁兼容性”,但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应为“电磁兼容(学”)。电磁兼容性:英文全称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简称EMC。不同的组织对其有不同的定义。(1)国家标准GB/T4365-1995《电磁术语》的定义: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2)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定义:一个装置能在其所处的电磁环境中满意地工作同时又不向该环境及同一环境中的其他装置排放超过允许范围的电磁扰动。(3)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的定义:电磁兼容是设备的一种能力。它在其电磁环境中能完成它的功能,并不在其环境中产生不允许的干扰。尽管定义略有差异,但EMC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1)电磁干扰: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Disturbance)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2)电磁耐受: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骚扰具有一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