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教案彰加镇中心小学冷静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3、初步把握文章框架,能区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难点:1、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2、初步把握文章框架,能区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过程:一、复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二、互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谈话看图片,板书课题。2、质疑,为什么是“蓝色的树叶”呢?二)、研读第1自然段1、提出要求,自读课文。2、指名读。3、引导学生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三)、研读第2、3、4、自然段1、研读第一次对话1)指导学生看图,她们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呢?2)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并理解课文内容。2、研读第二次对话1)自由读,读懂了什么?2)同桌互读,感悟对话(体会文中两个人的语气和心情)。3、研读第三次对话1)角色朗读,谈体会。2)理解对话,回答问题。四)、结合图画,学习第5自然段1.读文,看图。2.感悟结果,说说你想对林园园说的话。五)、总结全文,概括框架。六)教学板书:19蓝色的树叶(结果)时间:美术课上人物:李丽林园园1、上美术课时,李丽没有绿铅笔(起因)2、李丽借笔,林园园不愿意借给她(经过)3、李丽用蓝铅笔画树叶(结果)道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