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测试题一、填空1(公共秩序)是维护社会生活正常化的基本保证,我们每个公民在公共场所都要自觉遵守(秩序)。2.公共场所不遵守(秩序)是不文明的表现,有时还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让我们写一份倡议书,号召人人讲(秩序)。3.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一个人(素质)的表现。4.只有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才能营造一个有序的(社会环境)。5.(班级制度)是班级管理的依据,是每一位同学应当遵守的准则。完善的班级制度,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有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二、判断1.游戏中不必遵守规则。(×)2.完善的班级制度,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3.公共场所不守秩序是不文明的表现。(√)4.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三、选择1、在过马路红绿灯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A等绿灯亮了再走B只要交警看不见,随时可以过路口C在没有车辆时,可以随便过路口2、在乘坐公交时上车应该(B)。A蜂拥而上B讲秩序,排队C等车减速时一拥而上3、在学校(C)时每一位同学应当遵守的准则。A法律B公共秩序C班级制度4、在公共场所中如果发现不讲秩序的人应该(B)A置之不理,当看不见B有礼貌的劝阻C跟着做四、简答1、为什么做游戏要讲规则,如果不讲规则会怎么样?答:游戏中讲规则才可以友好顺利地玩游戏。如果游戏不讲规则会伤了和气,不利于团结,没有游戏规则,游戏就无法做了。2、你觉得班级管理制度中哪些制度比较合理答:①课间活动不打闹。②环境卫生保持好。③眼保健操做的认真。④路队整齐五、拓展训练营公共秩序是维系社会生活正常化的基本保证,让我们来写一份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的倡议书吧!公共场所遵守秩序倡议书①不大声喧哗,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②在公共场所要讲秩序,排队上下车。③乘车的时候不争抢,遵守秩序。④在公共场所,如果发现不讲秩序的人要劝阻他们。3、我做小小普法员试题一、填空1、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来保护青少年。3、(法庭)是执行法律的场所,这里的气氛是庄严而神圣的。代表着正义的法律之剑,能压倒一切邪恶。4、在法庭中负责审判的人叫(审判长)5.我们应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发现违法行为,积极举报。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岁的公民。7、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二、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B)年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2、(B)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刑法B、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A)A、人民B、中国共产党4、1990.12.28,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A),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A、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三、我能回答1、法庭审判大体分为哪五个阶段?答:法庭审判大体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五个阶段2、你知道有哪些为青少年颁布的法律?答:针对青少年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法律知识?答:途径有:收看电视里播放的法制专题节目和宣传片;上网查询;查阅书籍;请教专业人士等。4、加强法制教育,如何从我做起?答:(1)、掌握法律知识(2)、提高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3)、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四、评一评:分析案例,谈谈你的看法。1:江苏省镇江市一对夫妻离异后,父母双方均不抚养其11岁的儿子。如此一来,孩子成了无人疼爱、无人管教的弃儿,沦落街头,和坏人凑在一起,成了一名惯偷,被司法机关收容教养。答:依据有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