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行为浅议澄江小学:刘昌银最近几年来,我校依托西南大学的资源,结合“双主共学”和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全面铺开课堂模式改革工作,大力推行“121”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专家们的讲座从理论与案例结合的角度,主要引领我们思考;名师进课堂,让老师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次我就在“121”三段式教学行为和大家做一点交流。一、自主学习,把握课堂的基调,提高课堂效率《钟表店里的争吵》教学片段师:孩子们,通过预习你已经会读哪些词语呢?(出示生词:听惯纽扣吊着几秒钟营业员旧框框)生读大屏幕上的词语。师:同学们把平翘舌、前后鼻音都分得很清楚,读得字正腔圆,真棒。在你预习的时候哪些字容易堵错呢?生1:“纽扣”的“纽”容易读成边音。生2:“营业员”的“营”容易读成前鼻音。生3:“旧框框”的最后一个“框”应该读轻声师:你能教大家读吗?生:能!(学生跟着小老师读容易读错的字。)……师: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地方发生的什么事呢?生:钟表店里发生争吵的事。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从题目就知道了。师:孩子们真会读书!知道从课文的题目去了解课文描写的的内容。师:孩子们课文题目只告诉了地点、事件、还要差什么事件才完整?生:人物。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呢?生:挂钟、手表、闹钟、最新式的电子表师:孩子们,我们在归纳主要内容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把课文题目补充完整。师:你还想知道什么呢?生1:这些钟表为什么要争吵?生2:这些钟表不是人为什么会说话?生3:作者写钟表的争吵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钟表店里的争吵”的过程,以及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明白些什么。【分析】“自主”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自己给自己做主”。“自主学习”就是在日常的学习上让学生给自己的学习做主。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而预习就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自学课文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是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的途径。本案例中,教师对本课生字词的读音进行了检查,特别是容易读错的读音完全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解决的,因此这就让教师掌握了学生对本课的字音不是难点的信息,教师就不会花多的时间进行教学了。在检查课文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并没用直接进行公式化地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而是根据本课题目的特点和在预习中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既检查了主要内容,又让学生了解了补充题目这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过程,使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在预习的基础上有了提升,而不是纯粹的为了检查而检查。在质疑这个环节上更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的一个凸显,明确学生想知却又未知的知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这也正好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该具有的选择权。如果重视了课前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检查一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教学时一带而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进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会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使他们听课的指向性更加明确。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可以大大提高听课的质量。二、释疑点拨,促进学生知识的感悟《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师:在没有去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今天的游览你都想了解什么呢?生1:我想知道小兴安岭到底美在那儿呢?生2:我想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各是什么样?生3:我想知道小兴安岭有哪些特产、哪些小动物呢?生4:我想学习本课作者的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描写小兴安岭的?师:大家问得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