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语连廉》观后感2篇以廉为名铿锵而行《亲语连廉》观后感泰州,这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取名为泰,意为三水之地,人临水而居。岁月精华铺就清风绿韵,优良家风、廉洁故事,就是这方水土时间长河里的力量,锻造着这座城市清秀如水的品质。一树千年繁华,浸染满城芬芳,《亲语连廉》里那一个个廉洁忠贞之士亲手栽下的清风廉洁之树,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葱茏茂盛的教育文化和人文精神,短短的六个系列篇章无不在教诲我们:清正廉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作为人民警察,我们更应铭记于心。家规家训,我们不能忘。《家传流芳》从泰兴黄桥的何氏家风到乡人吟诵的头顶何字值千金,从泰州学派的王氏族规到一座城市的哲学表情,从梅兰芳的德艺传承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大义气节,他们都在阐述着同一个家规家训:德廉共生。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于德,必须始终维护好党、政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依法办案,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于廉,牢记职权法定,自觉抑制不正之风,养成奉公守法、清廉为荣的良好作风。廉政勤政,我们不能忘。《清风劲竹》里将古代廉官郑板桥、储罐的故事与当代道德楷模张云泉、陈燕萍同志的事迹在不同时空中交相辉映,是他们教会了我们,唯有清清白白,心中才装得下苍生和天下。作为公安机关的一分子,我们的初心就是为民服务,廉洁奉公、秉公执法是我们的工作准则。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勤于思考,坚持学习法律法规,充分理解法律内涵,提高自身的执法意识和执法水平,真正做到问心无愧,让百姓放心、安心、舒心。教育传承,我们不能忘。《身正为范》着眼于教育文化,从宋朝教育家胡瑗到民国教育女神吴贻芳,从泰州籍院士群体到执着教育的当代教师典范。教育让优良家风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作为人民警察,我们理应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传播法治思想、法理概第1页共4页念和法律常识,增强百姓的法律意识,呼吁人民群众自觉加入到与不法分子抗争的队伍中来,让黑恶势力无处遁形,还社会一片安宁祥和。创业为民,我们不能忘。《筚路蓝缕》从范仲淹的忧乐观到刘国钧的实业报国,从单毓华、单声父子的家国情怀到兴化董北村的创业之路。一代代人筚路蓝缕,前赴后继。公安机关应当学习传承刘国钧家风,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精气神聚到勤廉创业、服务民生上来,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社会的治安秩序稳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报国情怀,我们不能忘。《高山仰止》既有北宋岳飞、南宋三忠这些古代将军的壮怀激烈,更有辛亥革命元老朱履先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传奇之路。共和国将军方祖岐给我们讲述着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一个老兵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家风,什么是国风。我们常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作为置身其中的人民警察,蔓延着国家稳定发展的根须,在浓浓的家国情怀中持续迸发责任担当。重庆民警杨雪峰被持刀凶徒袭击倒在岗位上,云南民警赵鑫抓捕嫌疑人时摔伤生,四川几十名消防战士牺牲在扑救火灾现场hellip;hellip;正是他们,用舍小家顾大家的担当付出,将宏大叙事的家国情怀和伟大梦想,化作每一名警察具体而微的努力,鲜明勾勒出一个忠诚、担当、生动、绚烂的人民公安形象。城市根基,我们更不能忘。《古韵新声》里从著名清官徐蕃、严清等人忠信廉洁的人生信条,到当代众多基层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克己为民的群像,似乎每一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推行廉政之风是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优良基因,当然它也早已流淌在每代人民警察的血液里。廉洁自律是人民警察必备的政治品德,它是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根本宗旨。我们在工作中,要筑牢反腐防线,防患于未然,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构筑廉洁自律的思想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好形象、好威望。《亲语连廉》就像一股清廉之水,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激发了城市的活力,它在无声中汇成了江海横流,让城市拥有了清风绿韵的满城芳华,蓄积着这座城市走向未来的力量,也蓄第2页共4页积起广大公安工作者的不竭动力。作为公安机关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