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教学模式介绍―、学校简介杜郎口中学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最东部的边远乡镇中学,其所在地的杜郎口镇,东与德州齐河县毗邻。学校自1998年实行课改以来,陆续得到了县教育局、市教育局、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的认可,聊城市教育局、聊城大学、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多次派人来该校进行调硏,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04年11月28日,全市初中教育教学现场会在该校召开,2005年11月12日全省农村初中教学改革现场会在该校召开,2006年2月22日,全省教硏室主任工作会议在该校召开。学校先后被评为〃聊城市教学示范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聊城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聊城市中小学教育科学硏究示范学校、、“省重点课题硏究基地、、“山东省教育厅聊城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硏究中心实验基地、、“中国创新教育杂志社重点调硏基地、、“全国合作教学硏究基地〃”近17年来,杜郎口中学,逐渐形成了特色显明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弓I起了全国各地教育同仁的高度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称杜郎口中学为'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教育创新的原创性典范,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原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中央教科所田慧生副所长、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修智、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等领导和专家先后来校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课堂教学创新优秀学校、全国教育科硏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四十多项。截止2009年6月,山东省教育教学现场会、全国中语会第二十二届年会等省级以上教育教学会议数十次相继在该校召开。《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国家、省级四十多种新闻媒体给予高度评价和报道。到目前为止,杜郎口中学已接待来自包括香港、台湾等全国各省市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教育行政领导和教师已达160万人次。二、教改进程杜郎口中学走过了一段由“乱”到“治”,由“治”到“改”,由单项改革到整体改革的日臻成熟的改革之路。在该校卓有成效的多项改革中,最富有价值和借鉴意义的改革是课堂教学实现了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的彻底转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是较为鲜见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1、让学生“动”起来当年杜郎口是远近闻名的薄弱学校,三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进度,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1998年春初三年级曾经60名学生的班,中考前只剩下21名学生;教师情绪浮动,教学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体罚、变相体罚几乎天天发生。县里已经将这所学校划入了撤并学校的行列。面对混乱局面和被撤厄运,杜郎口中学校委一班人决定从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使学校由乱到治,摆脱被撤的厄运。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校长崔其升天天拎着凳子挨个教室听课、与教师沟通思想,商讨教改大计。崔校长认为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上演的是教师独角戏,教师口讲、手板书,学生耳听手录,被动地学习,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1999年秋,为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杜郎口中学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方面有了新的规定。上课要求:1、课堂气氛:A、微笑授课;B、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2、活动形式: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能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3、学生活动量: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优),30分钟以上(良),29分钟以下(一般);4、教师基本功:A、板书条理,能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美观科学;B、讲普通话。备课要求: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的教案,主要把上课的措施显现出来,体现学生为主体,活动的形式多样,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业务理论学习要求:笔记每周一篇,不准抄袭,要写上课的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写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了改变传统课堂的面貌,为了使教师们掌握教改的内涵,校领导提出了学生课堂表现:“生龙活虎,欢呼活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的课堂评价标准。许多教师对学校的新规定心存疑惑:我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