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法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9页。教学设想:《位置》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位置。(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动一动、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能够从两个角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2)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受到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教学重点: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准备:有关课件、座位号、图片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激趣引入师:同学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生:……师:有四只小动物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生:……(出示课件)师:瞧!他们都已经藏好了,你们能找到他们吗?生1:……生2:……随着学生的回答,师点击该小动物。(闪烁)师小结引出课题。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很快就找到了小动物们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有关位置的知识。板书:位置[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好奇、爱玩的心理特征,直接激趣:“同为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很自然地复习了新知,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位置。]二、新授1、教学教室座位师走下去,按照我们现在的位置,习惯上我们总是把进教室门站在教师这看,从左往右的第1竖排作为第1组,第2竖排作为第2组,那这就是第……把从前往后数第一横排作为每一组的第1个同学,第2横排就是每一组的第2个同学……请第(3)组从前往后报数。请每一组的第(1)个同学按组的序号从小到大报数。师:同学们发现什么没有?生:我发现某某报了两次数。师:为什么××报了两次数?生:……师:因为××既在第3组,又在每一组的第1个。所以我们说××位置是第3组第1个。[通过让学生报数这个活动,让学生发现有一名学生报了两次数,初步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从而确定这个报了两次数学生的位置。]师:请想一想你的座位在第()组第()个,咱也可以说说你周围的同学在第()组第()个?这样吧,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好吗?待会老师再请一名同学来讲一讲,好不好。学生互说座位。[在学生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座位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后,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座位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感知前后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一组,左右同学和自己是一排这一规律。]2、活动,找新座位。师:同学们对自己的座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教师让你把自己座号写出来,你会吗?生……师:老师这有很多漂亮的座位卡,在上面呢,空着你的座号。一会呢,一人一张,拿到后想清楚了,把你的座号写在上面。(发座号卡,写座号)师: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写对了没有?(请一组开火车)师:下面老师想给同学们重新排一下座位,让你自己来找这个新座位,好不好?找座位之前,先请两名同学来找着试一试!请两人找,并说说你是怎么找的?找完后,贴卡。师:下面老师把这些座号卡全给它打乱了,打乱以后,每一组的小组长到老师这来领6张卡片,然后拐回去,一人一张,拿到你的新座位卡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的新座位在哪里,然后等音乐响起的时候,你就赶快收拾好你的东西,去找你的新座位。发座号卡。学生按新座号卡找新座位。师:好了,是不是都找到自己的新座位了,请一组同学开火车报报自己的座号。[先让学生写座号卡,重新发座号卡,让学生自己来找新座位,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全班的参与意识,变一问一答式教学为全员参与的玩中学、乐中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