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存储介质治理制度》为了加强信息安全治理及移动存储介质的管控,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一条移动存储介质是指存储数据的载体,包含u盘、移动硬盘、光盘、软盘、内存卡、记忆棒等设备;其次条移动存储介质由办公室统一购置,并建立台账,登记配发,在办公室进展登记,并由办公室负责日常治理和维护修理。第三条移动存储介质分为保密区、交换区,其中保密区只能本部内网计算机上使用,交换区则可通过密码认证后与外部计算机进展数据交换。第四条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存储任何涉密信息,严禁将本局移动存储介质借给外单位或他人使用。第五条凡因丧失本部门移动存储介质造成的数据泄密,将依据相关制度进展处理,并进展赔偿。第六条工作人员离职离岗前,要将所保管的移动存储介质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此项制度由办公室负责解释。〕其次篇: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治理制度涉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隐秘法》和张掖市委机要局、市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所的实际,制定本制度。一、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是指存储了涉密信息的硬盘、光盘、软盘、移动硬盘及u盘等。二、用于处理国家隐秘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必需按其所涉及的隐秘等级粘贴市保密工作部门统一制作的密级标识。三、绝密级移动存储介质由单位或使用部门指定专人统一保管,并必需存放在保险柜中;机密级以下移动存储介质由使用人保管,并存放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码文件柜中。四、高密级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低密级的计算机或设备上使用,严禁在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五、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本单位的涉密计算机或涉密信息系统中使用,严禁借给外单位、转借他人使用。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的,需填写“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携带登记表”,经主管领导批准,并报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逐件登记涉密存储移动介质内的涉密信息。六、复制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须经单位领导批准,且每份介质各填一份“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状况登记表”,并赐予不同编号。七、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传递应按《国家隐秘载体保密治理规定》的要求执行。八、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外送修理或数据恢复,必需到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修理点,并有保密人员在场。九、移动存储介质因使用人员岗位变动、使用期满等缘由交回时,要对移动存储介质进展检查、确认,并做好登记备案、妥当保管;需归档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连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状况登记表”一并按时归档。十、不再使用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由使用者提出报告,由单位领导批准后,交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处理,确保有关内容和数据不行恢复。制止将未经技术处理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转为非涉密环境使用或进展公益捐赠。十一、责任人每半年对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进展一次清查、核对,做出文字或电子记录,觉察丧失应准时向保密工作部门报告。第三篇: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使用治理制度社区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使用治理制度第一条。依据中心保密办、国家《关于国家隐秘载体保密治理的规定》和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国家隐秘安全,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其次条。各业务口拟用于处理隐秘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必需建好台帐,进展申报、登记,经审批后,方能投入使用,并按其所涉及的隐秘等级做好密级标识。凡未进展申报、登记、审批的移动存储介质均属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禁用于存储信息。第三条。涉密人员应依据其岗位密级以及办公需求配备相应密级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第四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由政府负责保密工作的人员统一购置,做出统一的密级标识,统一编号,登记后配发各科室。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使用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领取、登记、配发和治理。第五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能与国际互连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的计算机相连接,用于下载国际互联网、公共信息网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不得与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相连接。如需从网上下载资料,应当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从上网计算机上下载资料后,通过中间机〔中间机指的是既不用于上网又不是涉密的计算机〕进展杀毒处理后,对资料进展存储并导入涉密计算机。第六条。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