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一课时罗香红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尝试着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情况较好,继续通过观察、归纳,发现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法则,就不难得出.学习任务分析:本大节解方程分三个课时,每课时所完成的具体任务不同.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分析、观察、归纳出用等式基本性质一归纳出移项法则简化方程、解方程的步骤.纵观本节课的安排,无不在内容的呈现顺序上让我们感觉到:数学知识的阶梯性,新内容的学习解答过程,总是借助一些已知的知识与方法,将其转化,让旧知识服务于新内容.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方程变形中的移项法则,学会使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2.要求学生理解移项的含义、掌握方程变形中的去括号及注意事项;3.要求学生会用移项、去括号等将方程化简。4.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正确掌握移项的方法求方程的解。2.难点是从等式的性质导出移项的过程探索。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能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吗?(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做)。:1/4(1)4X=3X+50(2)5X-2=8解完后,请学生观察:4X=3X+505X-2=84X-3X=505X=8+2你发现了什么?从原方程4X=3X+50演变为4X-3X=50,等号两边的项有否发生变化?若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方程(2)也有类似的结论吗?请将你发现的结论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二、感受新知1、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指出:像这样把方程中的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过程,被称之为“移项”4X=3X+505X-2=84X-3X=505X=8+2想一想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时,应注意什么?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移项应注意:移项要变号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请你判断1.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应当怎样改正?(1)从5+x=10,得x=10+52)从3x=8-2x,得3x+2x=-82.下面方程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解方程-2x+5=4-3x移项,得3x-2x=4+52/4合并同类项,得x=9上述例子告诉我们,“移项”要注意什么?(移项时,移动的项要变号,不移动的项不要变号,三、应用新知用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例1(1)5+2x=1(2)8-x=3x+2学生口述,老师板书完成再由学生口算检验。老师指出:1.移项时注意移动项符号的变化;2.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课内练习1比一比:解下列方程(1)2.4x—2=2x(2)3x+1=—2(3)10x-3=7x+3(4)8—5x=x+2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要和大家分享的吗?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五、知识纵横(供选做)(2已知+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关于x的方程mx=2m-7的解。六、作业布置1.作业本5.2(1)节;2.课本5.2节作业题A组全做;B组选做。3.知识纵横(自选题)教学反思教学中要注重“铺垫”与“打伏笔”,给后续教学留好生长点;本课时教学较为成功与上课时用等式基本性质一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到位有很大关系.本课引导学生体会新知识的引入与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由易到难,而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化“新”为“旧”,这样一个研究数学3/4xm−1的方法,会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给予启发和帮助.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