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8课第8课晨读新课启航晨读新课启航识记知识必备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探究文本研读应用体验之旅应用体验之旅NO.1NO.1NO.2NO.2领悟学海览胜领悟学海览胜NO.1NO.1NO.2NO.2积累写作点滴积累写作点滴NO.1NO.1NO.2NO.2NO.1NO.1NO.2NO.2NO.3NO.3孟子1.你明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不是每个人都有,你却劝导他们走向善良。在率众食人的战国,面对觳觫的牛羊,你躲开了鲜血淋淋的厨房。你企图以规矩成方圆,以六律正五音;天下正在溺水,你企图援之以手,用仁政的药方,用与民同乐的药方医国。你“民贵君轻”的论断,你睥睨王者的神态,惹得国君们“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到了大明一代,朱和尚也对你的巨著大加砍削。你是真正替百姓说话的圣人,在这一点上你比孔圣更性情。如果让我投票,我要把至圣的桂冠投给你,你比诸子百家更招人喜爱。你的目光也非常透视,把社会人心看穿。我们真的要学学你,善养浩然之气。2.翻开《孟子》,面对亚圣,“不虑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以及“善养吾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使我的思想“天人合一”。亚圣离我很远,远得踏遍历史,难觅他的行踪。亚圣离我很近,从一个村庄,到一本书,两千余年的儒家文明无处不打有他的烙印。亚圣虽游历各国,但仕途坎坷,抱负难以施展,还是与弟子们著书立说去吧。一本《孟子》,为中华两千年的文明划出了一根中轴线。与亚圣交谈,仁者之仁,智者之智,像一轮太阳,照亮我的天空。3.走近大师,静静地聆听,耳畔响起历史悠远的回声;仰望大师,虔诚地叩问,眼前立起哲人伟岸的身影。岁月的长河拍击汹涌,时间淘洗之后,经典定格在心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宏论掷地有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的豪言气贯长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的雄辩犀利藏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他的心境明澈澄净;“养心莫善于寡欲”——他的药方直指弊病;“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他的感慨响若警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的理念叩击心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的睿智照亮苍穹;“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的爱憎山水呼应;“尽信书,不如无书”——他的教导穿越时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仁义温暖苍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的智慧代代尊崇。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巨人,我们的亚圣!他登知识之顶峰,他集儒家之大成,他倡导王道、主张仁政、心系百姓,他立足民本、关注人性、反对战争……他奔走呼号,用心绘制理想社会图景;他言辞铿锵,用爱呼唤和谐民生民情。深刻的思想是瑰宝,奇妙的文字是明灯,孟子的精神人格魅力无穷;是哲人,是文学家,是教育家,是政治家,孟子的知识境界堪称高峰。说不尽的孟子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后人一路挖掘,看到智慧布满前行的路程。“亚圣”——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通儒学经典,在百家学术中独尊孔子。五十岁以后,他曾经率领弟子先后游说齐、宋、滕、魏等君主,宣传他的“仁政”理论。六十五岁左右,他回到邹,专心从事教育和著述,与弟子一起编成《孟子》,该书是记载孟子言行的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儒学大家。他对儒家理论的新贡献是“性善论”。以此为理论基础,他在政治上倡导“仁政”,推行王道,反对霸道。孟子还特别重视“民”的作用,他强调人民在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武力争霸天下孟子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各诸侯国角逐武力,征战不断;社会混乱,礼制崩坏;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侵凌被视为合理,由大国以武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宣传“仁政”思想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迁都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