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关于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今天,公文素材库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近期,市政协副主席戴杰群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到XX县区、XX县区就我市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实地察看了XX县区芳畈镇光伏扶贫电站、新城镇金岭村乡村旅游扶贫,XX县区王店镇“百村联建”光伏产业扶贫、磨山村养殖业、农旅融合扶贫和卫店镇君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产业扶贫基地等。座谈会上,委员们先后听取大悟、孝昌及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情况介绍,围绕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协商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一、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近年来,我市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机遇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基础情况清楚。20XX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503个、贫困人口33.95万人。201*-20XX年,全市已完成238个贫困村出列、14.26万贫困人口脱贫。截至目前,全市还有存量贫困村265个、贫困人口19.69万人。二是目标要求明确。编制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将贫困人口脱贫年限延长到20XX年,贫困村出列和贫困县摘帽年限延长到20XX年,稳扎稳打,确保质量。截止8月31日,全市剔除、清退“硬伤”贫困人口58146人,新增、补录贫困人口55147人。三是工作措施得力。市、县两级每年拿出新增财政收入的15%和财政存量资金的50%用于精准扶贫;各县(市、区)“1+n”政策体系全面出台。目前,全市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42亿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农户3376户。四是协作推进有序。统一规范户册村档,落实“七个一”驻村帮扶机制,市、县两级216名“四大家”领导以包片、挂点的方式包保503个贫困村,共派驻工作队522个、队员2080第1页共3页人,选定3万余名干部与贫困户建立结对包保关系,帮助贫困户脱贫。五是群众满意可期。市里出台《脱贫出列验收办法》、《扶贫成效考核办法》,强化工作督查,确保脱贫质量,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率。截止8月上旬,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127起,问责177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8人。二、存在的问题1、少数地方政策宣传落实不够全面及时。现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不相衔接,因灾、因病、因学等导致返贫率高,扶贫助学政策针对性不强、缺乏精准,带有“普惠性”。2、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基层基础工作量大。贫困村、贫困户大多地处偏远山区等,水、电、路、农业生产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进村入户采集数据工作量大,驻村工作队流动性大,缺乏长期稳定的指导。3、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普遍,解决难度大。XX县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占比高,落实医疗扶贫政策的资金压力很大。加之今年按照省文件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医疗救助范围,导致医疗扶贫、医疗救助方面的资金压力更大。4、产业扶贫覆盖率不够高,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意愿不强,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需求摸底不清不准,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不稳固。推进扶贫小额信贷机制不活、力度不强、效果不佳。5、少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少数贫困户自主创业、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甚至少数群众把扶贫政策当享受福利,不思进取,存在“生性懒惰、靠政府养”、“安于现状、等政府扶”、“争穷哭穷、要政府帮”的现象。三、几点建议1、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政策落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同时,瞄准、关注贫困群众的真实需求,制定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措施和清单,加快政策落实进度。2、进一步强化精神脱贫、勤劳脱贫。深入推进“扶志工程”,通过扶志、扶智、扶业,培育和树立一批脱贫标兵、致第2页共3页富能手,大力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自主脱贫可贵”的社会风尚。通过开展“互帮互评”、“两扶两强”(扶志强信心、扶智强技能)等活动,激发贫困户脱贫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3、进一步强化产业扶贫,发展村集体经济。依托自然资源优势,选准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