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D版第0次修订工作场所高温检测测量的作业指导书共3页第1页颁布日期:2013年03月26日1.目的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工作质量,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作场所高温测量。3.职责现场监测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进行设点和测试。4.术语4.1高温作业heatstresswork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4.2WBGT指数wetbulbglobetemperatureindex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4.3接触时间率exposuretimerate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4.4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localoutsideventilationdesigntemperature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的每日13时~14时的气温平均值。5.工作程序5.1测量仪器5.1.1WBGT指数测定仪,WBGT指数测量范围为21℃~49℃,可用于直接测量。5.1.2干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10℃~60℃。)、自然湿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5℃~40℃)、黑球温度计(直径为150mm或50mm的黑球,测量范围为20℃~120℃)。分别测量三种温度,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到WBGT指数。室外: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2+干球温度(℃)×0.1室内: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第D版第0次修订工作场所高温检测测量的作业指导书共3页第1页颁布日期:2013年03月26日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35.1.3辅助设备三脚架、线缆、校正模块。5.2测量方法5.2.1现场调查1)了解每年或工期内最热月份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幅度和规律。2)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以及隔热设施、热源分布、作业方式等一般情况,绘制简图。3)工作流程包括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和生产方式等。4)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频度及持续时间等。5.2.2测量1)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正。2)确定湿球温度计的储水槽注入蒸馏水,确保棉芯干净并且充分浸湿,注意不能添加自来水。3)在开机的过程中,如果显示的电池电压低,则应更换电池或者给电池充电。4)测定前或者加水后,需要10min的稳定时间。5.3测点选择5.3.1测点数量1)工作场所无生产性热源,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的工作场所,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2)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每个区域内设置2个测点。取平均值。5.3.2测点位置1)测点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2)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相对固定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时间加权WBGT指数。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第D版第0次修订工作场所高温检测测量的作业指导书共3页第1页颁布日期:2013年03月26日3)测量高度:立姿作业为1.5m;坐姿作业为1.1m。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头部、腹部和踝部,立姿作业为1.7m、1.1m、0.1m;坐姿作业为1.1m、0.6m和0.1m。WBGT指数的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WBGT——WBGT指数平均值;WBGT头——测得头部的WBGT指数;WBGT腹——测得腹部的WBGT指数;WBGT踝——测得踝部的WBGT指数。5.4测量时间5.4.1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5.4.2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3次,工作班开始后及结束前0.5h分别测1次,工中测1次,取平均值。如在规定时间内停产,测量时间可提前或推后。5.4.3作业环境热源不稳定,生产工艺周期变化较大时,分别测量并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5.4.4测量持续时间取决于测量仪器的反应时间。6测量条件6.1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6.2测量期间避免受到人为气流影响。6.3WBGT指数测定仪应固定在三脚架上,同时避免物体阻挡辐射热或者人为气流,测量时不要站立在靠近设备的地方。6.4环境温度超过60℃,可使用遥测方式,将主机与温度传感器分离。7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计算在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应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公式为: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第D版第0次修订工作场所高温检测测量的作业指导书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