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安塞腰鼓》导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3、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导学过程补充设计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学生欣赏。)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二、明确目标三、预习展示1、文学常识库走进作者: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相关知识:“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这一切均与陕北古老的历史有关。可以说,安塞腰鼓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它气势磅礴,充满激情与力量,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2、基础知识园(1)书写和注音亢(kàng)奋晦(huì)暗羁绊(jībàn)蓦(mò)然颤栗(zhànlì)冗杂(rŏng)戛(jiá)然烧灼(zhuó)大彻大悟(wù)(2)词语解释晦暗:羁绊:蓦然:冗杂:亢奋:戛然而止:叹为观止:3、朗读训练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互相评价并谈体会。导学过程补充设计四、课文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问题预设:(1)第一部分“安静的腰鼓”和“寂静的腰鼓”中的“静”是否一样?(2)在“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中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那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3)作者写腰鼓的响声,为什么要写“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和“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4)“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放出那么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得那么强大的力量?(5)为什么说“只有你(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而“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不得这样的腰鼓”?(6)文章最后“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有什么作用?2、展示探究结果五、质疑解惑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如:赏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六、感悟创作你的家乡肯定会有一些特有的民间表演艺术,请试着描写一段,表达自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七、反馈检测(见学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