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礼记》【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背景资料课文节选自《学记》(《礼记解集》),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自学指导一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划分句子的停顿。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注意停顿,熟读成诵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二.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试用现代汉语说说全文的意思。(1)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6)故曰:教学相长也(7)其此之谓也明确:(1)虽:即使;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6)长:促进。(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自学指导二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2、你觉得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拓展延伸在日常学习中,有些同学担心给别的同学讲题会耽误了自己的学习,这种想法对吗?请你给TA合理的建议好吗?课堂反思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是没掌握的???课堂小结一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二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3、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4、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三词类活用1、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2、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四一词多义1.学学学半:教学学半:向别人学习2.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不知其旨也:它的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弗食,不知其旨也。2、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课堂检测1、填空。《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的论著。2、给下列斜体字注音。3、释义(1)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3)教学相长也:4、用斜线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嘉肴()兑命()学学半()5、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两句文言的意思。(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其此之谓乎?我能背诵全文啦!再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