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舒芳2012年2月13日1、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有哪些?2、二十四节气是以农历还是阳历划分的?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二、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三、详解二十四节气及养生常识目录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据季节的不同变化,24节气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表(简表)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惊蛰3月5-7日春风3月20-22日清明4月4-6日谷雨4月19-21日立夏5月5-7日小满5月20-22日芒种6月5-7日夏至6月21-22日小暑7月6-8日大暑7月22-24日立秋8月7-9日处暑8月22-24日白露9月7-9日秋分9月22-24日寒露10月8-9日霜降10月23-24日立冬11月7-8日小雪11月22-23日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1-23日小寒1月5-7日大寒1月20-21日春季秋天冬天夏天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详解二十四节气及养生常识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是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回暖,万物更新,是农事活动的标志。养生提醒:虽然到了立春节气,可意想不到的寒流仍易导致春寒病的发生,这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威胁极大,它可使高血压病人发生脑中风,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忽冷忽热的气候还易使儿童遭受百日咳、猩红热、感冒等疾病。因此,春季养生保健,要预防春季病的袭击。二十四节气之第二节气,每年2月18-20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养生提醒:健康人群,春季养生,重在养阳。过敏体质人群在这个时期应特别提防过空气中的花粉、杨絮、柳絮等过敏源,既往类风湿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特别注意健脾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一般在每年在3月5-6日,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养生提醒:是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诸如流感、流脑、水痘、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所以,在这一节气中,应该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3月20-22日,昼夜平分之意,排二十四节气之四,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春暖花开,莺飞草长,宜农作,田间管理;观光出游等。春风是表征物候的气节,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开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是农民忙于春耕时节。也是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顾名思义,播谷降雨,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谷雨时雨水增多,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