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璠•邮箱:cgf8933@126.com•电话:0851-385613313985417911学号姓名学号姓名080901110083伍勇军080901110098赵书美080901110084张重川080901110100黄甫攀080901110086潘仁华080901110101司润芹080901110087张欣080901110104杨川龙080901110088刘娇080901110105郑良梅080901110089朱俊080901110106黄先友080901110091焦仁军080901110107刘炳清080901110092张友080901110109熊远鹏080901110095董存巧080901110110袁磊080901110096王治忠080901110111欧阳紫俊080901110097杨光明080901110112高松学号姓名学号姓名080901110114谢云080901110085姜莎莎080901110115余坤江080901110090罗敏080901110116吴烁080901110094樊祖立080901110117卢禹080901110099朱静080901110118张青江080901110103冯明旭080901110119周登鹏080901110108李柄墀080901110120代迅080901110113嬴飘080901110121王启元080901110102蔡斌斌080901110122邓少用080901110125张科080901110126刘兵课堂要求•旷课一次从平时成绩中扣3分•迟到一次从平时成绩中扣2分•早退一次从平时成绩中扣4分•三次旷课或三次早退期末考试记0分课程考核方法•期末考试占70分•平时成绩占30分平时成绩中出勤与课堂表现占10分,作业占20分期末考试题型与分值•名词解释(10个,20分)•填空题(10个,10分)•单项选择题(5个或者10个,10分)•多项选择题(5个,15分)•简述题(5个或者6个,30分)•论述题(1个,15分)耕作学第一章绪论1.耕作制度引论1.1.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1.1.1.耕作制度的含义、内容及目的耕作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作物种植制度及相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空间,内容,特点–以土地(含水体、山地)为基础资源–以植物生产(含与植物密切相关的动物、微生物)为主体生物–以区域(含生产单位、田块)为空间范围–以1年(含多年)为时间周期blp:2001/02/19/1-2blp:2001/02/19/1-2耕作学第一章绪论水田区作物分布鸟瞰•种植制度:一个地区(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综合。–作物管理、核心、综合•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生产力基础、服务、综合耕作学第一章绪论种植制度1.空间范围?全县(60万亩)2.种什么?冬小麦冬油菜春玉米单季稻夏玉米蔬菜地3.种多少?(万亩)27281020282耕作学第一章绪论4.种哪里?•水田作物配置(20万亩)冬小麦5万亩冬油菜12万亩秧田3万亩单季稻20万亩•旱地作物配置(40万亩)冬小麦22万亩冬油菜16万亩春玉米10万亩夏玉米28万亩秋菜8万亩蔬菜2万亩耕作学第一章绪论5.如何种?何时种?(熟制)•水田冬小麦—单季稻5万亩冬油菜—单季稻12万亩冬闲—秧田—单季稻3万亩•旱地冬小麦/春玉米—秋菜8万亩冬小麦/春玉米—休闲(油菜秧)2万亩冬油菜—夏玉米16万亩冬小麦—夏玉米12万亩常年蔬菜地2万亩耕作学第一章绪论6.年度间如何衔接?(轮作)•水田冬小麦—单季稻——冬油菜—单季稻——冬小麦—单季稻•旱地冬小麦/春玉米—秋菜——冬小麦—夏玉米——冬油菜—夏玉米——冬小麦/春玉米—秋菜耕作学第一章绪论养地制度(土壤管理)•耕作层的管理(操作)施肥、灌水、土壤耕作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平田整地、治沙改土、农田排灌提高农田整体环境•农田保护(拓展、预防)水土保持、保护植被、保护性耕作、复垦改善种植业大环境保证生产持续性耕作学第一章绪论1.1.2.耕作制度的功能•微观技术功能•应用科学、技术科学、可观测性–硬技术、有结果–土地上多作物组合技术•麦、稻、棉…–农田多因素改良技术•土壤、肥料、水分、沟渠杂草…–农田(土地)种植业多年生产综合技术•水旱轮作、有机质增加、结构改良–具体生产过程、具体生产单位,提高效率和效益•作物生产、种植生产、农户生产、农场生产、增产增收耕作学第一章绪论宏观功能(布局、规划、战略)•管理科学、经济科学、软科学–无具体直接产品,综合效果•资源安排、使用规划–土地、资金、劳力,如何获取最佳总效益•生产单位经营规划–生产、销售,结构、动态,如何发展、壮大•地区区域生产布局规划–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