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五味”种植技术要点浙贝母种植技术要点一、播种1、选地:选择质地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或近中性的沙质轻壤土种植,如土壤过酸,应适当施石灰进行改良后种植。2、整地:深翻土地25~30厘米,碎土耙平,作龟背形畦,畦宽100~120厘米,沟宽20~25厘米,沟深20~25厘米。或做成凹状播种床,凸起部分覆土后形成排水沟。3、选种分级:浙贝母栽培要点选种、分级:按种鳞茎大小分三级:一级≤80只/公斤、二级80-120只/公斤、三级120-280只/公斤。4、播种:播种时间以9月中旬~10月中旬为适。种时种鳞茎芽头朝上,较小的种鳞茎放畦边,将泥土覆盖其上。种植株行距及深度:一级种鳞茎株行距14-20×18-22厘米、深度5-10厘米;二级种鳞茎株行距12-14×15-18厘米、深度4-5厘米;三级种鳞茎株行距5-12×10-15厘米、深度3-4厘米。5、种肥:整地后播前或播后覆土前撒施商品有机肥100公斤或蚕沙200公斤或复合肥10公斤。用鸡粪作基肥亩用量可达200公斤,但必须翻耕前撒施,再翻耕整地。二、田间管理1、施肥:⑴腊肥:12月中下旬施腐熟栏肥1500㎏~2000公斤/亩,稀薄腐熟人粪尿1000公斤/亩或三元复合肥(15:15:15)20公斤/亩;方法:将腐熟人粪尿或三元复合肥施入畦面,再摊栏肥于其上。⑵苗肥:齐苗后,即施10%~15%浓度腐熟人粪尿500~750公斤/亩或三元复合肥(15:15:15)6.5公斤/亩;间隔10~15天,再施一次,第一次苗肥施后2~3天施草木灰100公斤/亩或硫酸钾5公斤/亩。⑶花肥:现蕾时施尿素5公斤/亩,硫酸钾5公斤/亩。摘花以后,视苗的长势和土壤肥力施肥。生长后期视长势用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根外追肥。2、中耕除草:出土前或植株生长前期,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宜浅。植株封行后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人工拔草。3、排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做到雨停田间无积水。4、摘花打顶:在植株有2朵~3朵花开放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摘花,将整个花序连同顶端花梢一并摘除。5、病虫害防治:⑴灰霉病:一般于3-4月发生,适用药剂:嘧霉胺、速克灵、多菌灵、扑海因等;⑵黑斑病:3-4月发生,适用药剂:多菌灵、扑海因、百菌清、农抗120、代森锰锌、托布津等;⑶干腐病:5-8月发生,适用药剂:农抗120、多菌灵、托布津等:⑷软腐病:5-8月发生,适用药剂:农用链霉素、叶青双;⑸蛴螬:4-5月、8-9月发生,适用药剂:辛硫磷、乐斯本。三、收获5月上、中旬在浙贝母地上部枯萎后即可采收,选晴天进行,采挖时防止挖破地下鳞茎。四、加工将挖起的浙贝母放在竹箩里,置清水中洗净,除去杂质,沥干水。将鳞茎按大小分档,较大的直接切成2mm~3mm厚片后晒干,较小的直接晒干。五、种鳞茎越夏1、田间越夏:应选地势高燥、排水好的砂壤土坡地。枯苗后下种深度较浅的,应适当培土,使深度达10厘米~12厘米。选择5月~9月遮荫度大、9月中旬前收获的作物套种,套种作物在浙贝母植株未枯苗前种下,或在畦面铺一层嫩的柴梢遮荫和利用田间自然生长的杂草遮荫。及时排水,做到田间无积水。各种田间操作不应在畦面上进行,套种作物应少施化肥。2、室内越夏:5月下旬以后,待浙贝母全部枯苗,茎杆与鳞茎分开,且根部干枯后,将育种田浙贝母起土。将起土鳞茎进行挑选,选健壮无病的鳞茎作种,剔除破损、有病的鳞茎,并按大小分级后用细沙分层贮存。元胡种植技术要点1.1选地整地选土层较深、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前作以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为好。起沟整平作畦,畦宽100厘米,沟宽25厘米,沟深20厘米~25厘米。1.2种块茎处理将种块茎浸入50%多菌灵500倍药液中,以浸没为度,1h后捞出晾干后备用。1.3下种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选晴天播种。播种量为600公斤/公顷~675公斤/公顷,在畦上按行株距10厘米×(11厘米~13厘米)的密度排放种块茎。施基肥后,将沟中的泥土敲碎覆盖于畦面,覆土厚度5厘米~8厘米。1.4施肥提倡使用腐熟农家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限量使用化肥,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搭配。基肥施栏肥15000公斤/公顷,钙镁磷肥600公斤/公顷~750公斤/公顷,氯化钾30公斤/公顷,在排放好种块茎后施在畦面,然后覆土。12月中下旬(冬至前),用尿素225公斤/公顷~300公斤/公顷、过磷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