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中学2010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2010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SA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2003年,我们亲历了与它斗争的过程。下列有关SARS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SARS病毒只有依赖细胞才能生活B.SARS病毒能在空气中代谢、传播,并不只依赖细胞C.SARS病毒主要通过入侵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D.SARS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水螅B.心肌细胞C.蓝藻D.卵细胞3.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虫和老蚜虫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4.若以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供选项abcA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B个体种群群落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D组织系统器官5.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可见到64个细胞排成一行,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见到的细胞数目最多为()A.4个B16个C.5个D.17个6.衣藻和颤藻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A.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B.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C.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D.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7.下列各项中,均属于异养生物的一组是()。A.草履虫和酵母菌B.念珠藻和SARS病毒C.大肠杆菌和蓝球藻D.水稻和颤藻8.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一直把它作为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A.细胞壁B.叶绿体C.核酸D.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9.据有关媒体报道,今后几年艾滋病在中国将会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几乎达到“谈艾色变”的地步,究其原因,是因为HIV直接破坏人体某种结构,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HIV破坏了人体的哪种结构?()A.神经细胞B.淋巴细胞C.血细胞D.呼吸器官10.立克次氏体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立克次氏体应属于()abc甲A.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C.病毒D.除病毒外的其他非细胞生物11.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12.用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由于根细胞的细胞质无色透明,难于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这时需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光圈,用弱光线B.开大光圈,用强光线C.缩小光圈,用强光线D.开大光圈,用弱光线13.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B.③→①→②C.⑤→④→②→③D.④→⑤→①→②14.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15.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蕨类的叶片较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直接使用高倍镜来进行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为止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16.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B.自然界的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C.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创立的D.恩格斯把细胞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7.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顺序中,正确的是()载玻片物镜载玻片物镜载玻片物镜载玻片物镜ABCD甲甲(1)(2)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虎克——发明显微镜)②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③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