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288学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无机及分析化学1.2/InorganicAnalyticalChemistry1.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学位课适用专业:化工、环工、应化、轻化、材料等学时数:88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学分数:5.5考核方式:第一学期考试,第二学期考查预修课程:无课程教材:倪静安、商少明、翟滨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教学参考书:1.华彤文等著.普通化学原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2.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93.武汉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64.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等编.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65.南京化工学院等校合编.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96.成都科技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等编.分析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77.赵匡华著.化学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8.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解题指导(第三版).2000.3.9.商少明、倪静安、高世萍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与应用学习解疑.2003.9.10.倪静安等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6.11.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12.刘志广著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开课单位: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基础化学教学中心无机与分析化学教研室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分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热化学,化学反应的方向、程度和速率,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电化学,物质结构基础,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过渡元素化学。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或离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在人类当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材料等严峻问题中处于中心科学的地位。化学作为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化工科学、食品科学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人才化学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不仅是属于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课程,而且也是环境监测、环境治理、农产品检测、生物工程、园林、园艺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化学基础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密切结合,可以加深、巩固并扩大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的理论去解决一般化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其他化学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本门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计算反应热、平衡浓度,四大平衡(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位)以及化学动力学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及元素化合的性质等的基础知识。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3.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2学时)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分压定律,并掌握有关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分压定律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气体(2学时)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3.分压定律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二章化学分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4学时)1.了解滴定分析法涉及的一般概念,掌握滴定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关系并能顺利进行定量计算。2.理解误差分析的意义,了解误差的分类、特点及减免方法。3.了解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了解置信度与置信区间的意义、可疑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掌握可疑数据取舍的Q-检验法的原理及应用。4.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并掌握有关运算规则。教学重点和难点1.滴定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关系及计算2.误差的表示、精密度和准确度3.标准偏差、相对平均偏差的计算4.误差的减免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分析化学概述(1学时)1.分析方法的分类2.化学分析的一般过程3.滴定分析法二、测量误差(1学时)1.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减免2.误差的表示方法三、分析数据统计处理(1学时)1.基本术语2.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