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体的人机学参数人体的感知和反应特征视觉机能人体测量与尺寸不良设计(1)不良设计(2)不良设计(3)3.1反应时间从获得信息到发出指令至运动器官执行动作完毕所需的时间。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1、感觉通道的种类2、效应器官的特点3、刺激的强度和刺激的性质4、刺激出现时间的不确定性5、反应的复杂性6、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7、训练程度效应器官的特点:反应的运动器官感知时间(ms)右手左手右脚左脚147144174179反应的复杂性:可供选择的反应数目12345678910反应时间(s)0.20.350.400.450.500.550.600.600.650.653.2感觉和知觉的特征1、感觉和知觉(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还反映人体本身的活动状况。(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应。感觉——个别属性知觉——整体,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2.感觉的基本特性(1)适宜刺激(2)刺激阈(3)适应(4)相互作用(5)对比(6)余觉3.知觉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2.选择性3.理解性4.恒常性5.错觉(1)整体性在知觉时,把有许多部分或多种属性组成的对象看作具有一定结构的统一整体感知熟悉对象——经验感知陌生对象——感知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意义的整体影响整体性因素:接近、相似、封闭、连续、美的形态(2)选择性把某些对象从某背景中优先地区分出来,并予以清晰反应的特性取决条件: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2)对象的运动3)主观因素对象和背景可以相互转换(3)理解性用以往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感知对象。语言的指导能唤起人们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是人对知觉对象的理解更迅速、完整。不确切的语言指导会产生弯曲的知觉。(4)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的印象却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5)错觉对外界不正确的知觉,是恒常性的颠倒。3.3视觉机能1.视觉光:宇宙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雷达、无线电波、交流电可见光:380~780nm2.视觉系统3.视觉机能(1)视角与视力临界视角:眼睛能分辨被看物体最近两点的视角视力=1/临界视角(2)视野与视距视野:头和眼球固定不动,眼睛能看清前方物体时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以角度来表示。水平面内视野:垂直面内视野:水平面内视野垂直面内视野50°70°视距: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一般操作视距:38~76cm(3)中央视觉和周围视觉中央视觉:能清晰的分辨物体周围视觉:分比物体的能力差视野范围广:观察空间范围和正在运动的物体(4)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5)色觉与色视野RGB:红、绿、蓝(6)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30分钟明适应:30秒缓和、1分钟完成明暗急剧变化,会使视力下降4.视觉特征(1)眼睛沿水平方向运动比沿垂直方向运动快而且不易疲劳;一般先看到水平方向的物体,后看到垂直方向的物体。很多仪表设计成横向长方形。(2)视线的变化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和顺时针方向运动。仪表的刻度方向设计应遵循这一规律。(3)人沿水平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比对垂直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要准确得多。水平式仪表的误读率(28%)比垂直式仪表的误读率(35%)低。(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观察的优劣:左上限→右上限→左下限→右下限视区内的仪表布置必须考虑这一特点(5)两眼总是协调的、同步的工作。所以,通常都以双眼视线为设计依据。(6)人眼对直线轮廓比对曲线轮廓更易于接受(7)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关系。辨认顺序:红→绿→黄→白两色相配: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3.4其他感觉机能1.听觉2.肤觉(1)触觉(2)温度觉(3)痛觉3.本体感觉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时的同时能给出身体及四肢所在位置的信息。耳前庭系统:保持身体的姿势及平衡。动觉系统:感受并指出四肢和身体不同部分的相对位置不良设计(1)不良设计(2)不良设计(3)3.5人体尺寸与测量一、人体尺度(一)人体尺度概念(二)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三)人体测量种类(四)测量内容(五)测量方法(六)测量项目(七)我国常用人体尺寸二、人体测量数据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