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与观赏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古建筑在旅游中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了解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区别,进而掌握其审美价值。形式特征:城池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审美特征:结构形式群体组合装饰色彩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第一节中国古建筑与旅游中国古建筑同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古建筑引起广大旅游者寻古探奇之幽情。尤其是古代文人墨客到过的地方,留下了诗词楹联、雄文华章,更为广大旅游者所神往。这是因为“一个人在目睹传说中名人所常到的地方以后,比听人谈论起这些名人的行为及其所著书籍更能产生强烈的情绪”。北京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以及山东的孔庙、孔府、孔林堪称我国三大古建筑群。山东曲阜的孔庙是我国的三大宫殿建筑之一,其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是国家级的重要文化艺术遗产。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驰名中外的三大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四大佛山(峨眉山、普陀山、五台山和九华山)的寺院、庙宇,尤其是富有宗教色彩的佛塔更为中外游客所神往。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为观世音菩萨之圣地。普陀山历朝相继兴建寺院,如今保存20余所主要寺院,建筑面积约143000多平方米,房屋4700多间,其中的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寺庙建筑群的典型。山西五台山寺庙五台山与峨嵋山、九华山、普陀山并列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故名五台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五座山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的不同化身.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著名的皇陵有北京的十三陵、陕西的黄陵、南京的明孝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等。举世闻名的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封建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的燕山山麓。据京城约五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丽江古城,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武昌蛇山黄鹄矶头的黄鹤楼是一座千古名楼,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齐名,称为“江南三大楼阁”。苏州的寒山寺。唐代大诗人张继夜泊枫桥,写下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佳句。安徽黄山市黟县开发出大量古代民居建筑,李白游览古黟时曾赋诗赞美:“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所以,这里素有“世外桃源”之称。古黟境内古桥、古塔、古碑、古牌楼(坊)、古楼阁比比皆是。此外,这里还保存着四千多幢明清古民居建筑和110多座古祠堂。其中最为典型的古民居建筑是保存最完整的西递村。它被誉为“东方文明之缩景”,“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西递村位于黟县城东九公里处,黄山西南麓。西递村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景泰中叶,兴盛于清初,距今已有940多年的历史。现存有明清古民居124幢,素有“桃花园里人家”之称。古朴典雅的西递村,1986年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古老文明的历史,独具一格的民居建筑,敦厚朴实的乡土民风,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在福建的西部和中南部一带,至今保留有形态各异、结构独特、引人注目的诸多此类古民居,一度兴起日本等国外建筑专家的研究“热”。福建永定的客家土楼很适合讲究文化品味的人。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数量多、种类多、规模大、功能全,享有“客家土楼之国”美誉。永定土楼不仅造型别具特色,其中的客家文化氛围更深深吸引观者。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一、古城建筑古代争战都是用刀、枪、剑、戟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