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大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VIP免费

三大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1页
1/96
三大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2页
2/96
三大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3页
3/96
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殷丽娟三大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病虫害一、水稻二化螟自1998年在阿城市、五常市田间发现了二化螟,经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鉴定,确定为水稻二化螟,并已成为水田的一种新类害虫。目前我县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周边县发生较重,如方正、延寿、尚志、五常等地二化螟危害严重。受害株率达50-100%。1、形态特征二化螟又名钻心虫,蛀杆虫,以幼虫钻柱到叶鞘、茎杆内为害,幼虫体长24-27毫米,头部淡红褐色,胸、腹部淡褐色,体背有5条纵线,均匀暗褐色,幼虫形态类似玉米螟。二化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都可产生危害,形成不同的危害状,如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株等,其中以枯心、白穗危害最重。二化螟成虫图二化螟卵块二化螟蛀茎幼虫二化螟虫态图二化螟根茬越冬幼虫二化螟蛹二化螟蛹2、发生规律二化螟为完全变态,在我县一年发生一代,个别年份发生一代半。化蛹:越冬幼虫5月下旬开始化蛹,化蛹盛期在6月中旬,化蛹时间一般可持续到6月下旬。化蛹部位在寄主茎杆和根茎中,蛹期平均10-9天。羽化:成虫羽化初期在6月中旬,盛期在6月中旬,7月初羽化结束,成虫寿命平均7天。产卵:成虫产卵始期在6朋中旬,盛期在6月下旬,一直持续到7月初,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2天后产卵,卵期约在5-7天。孵化:幼虫孵化初期在6月下旬,盛期在7月上旬,田间调查一直持续到7月中上旬。越冬:以老熟幼虫在寄主的茎杆和根茬中越冬,在根茬中越冬的幼虫都钻到根茬土壤中的部分,田间调查越冬寄主主要有水稻、田苇、稗草等。3、危害特点水稻田二化螟其危害时期不同,危害症状也不同,主要症状有枯鞘、枯心、白穗等,不同年份危害症状田间表现时间略有不同。枯鞘的田间表现时间:7月上旬、中旬枯心苗田间表现时间:7月中旬、下旬枯孕穗、白穗的田间表现时间:8月上旬、中旬枯心苗、枯孕穗及白穗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在不同水稻品种上二化螟发生危害的程度不同,长势好、繁茂、茎杆粗状的中熟水稻品种受害重。超稀植或高肥的水稻,色泽深绿、株型高大,受害最严重,相反危害轻。4、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二、水稻稻瘟病一、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1、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型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2、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3、白点型病斑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4、褐点型病斑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急性病斑慢性病斑白点病斑褐点病斑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扩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叶枕、节瘟症状图苗瘟症状图穗颈瘟症状图穗颈、谷粒瘟症状图叶瘟症状图一叶瘟症状图二传播途径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发病条件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1、最适温度26-28℃。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大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