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制宣传日普法知识竞赛判断题库及答案(共208题)1.环境保护法的溯及力是指环境保护法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有效力的问题。(√)2.限期治理的内容包括限期治理目标和限期治理对象。(×)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实施免检。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置抽取的样品,不得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4.保健食品备案,备案人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说明书以及说明产品安全性和保健功能的材料。(×)5.第二十四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以及食品检验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7.第二十八条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8军民合用机场以及由军队管理保存的旧机场、公路飞行跑道的净空保护工作,适用军民合用机场净空保护的有关规定。(√)9.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和军用输油、输水管道管理单位,应当加强维护管理工作,坚持巡查和测试检查制度;必要时,可以组织武装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0.军区后勤部门主管辖区内的军事设施保护工作。(×)11.环境依据其形成的要素不同进行划分,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12.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对成心实施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行为,一般都规定应当追究其行政责任,对过失行为,在一定条件则规定不予追究。(√)13.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按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后果进行划分的。(×)14.环境保护法中的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分两大类。(√)15.行政处分具有时效性,即指违法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分。(×)16.行政处分是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者实施行政处分时,作为处分轻重和免予处分的各种情况。(×)17.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两类行政处分形式,即对破坏环境者与对污染环境者的行政处分。(√)18.连带责任是指受害者不必提出包括致害者由过错等证据,只须提出致害者已有污染危害环境行为等"外表"证据,和自己受损失是由于致害者排污行为所致的事实,赔偿要求即告成立。(×)19.国际环境保护法调整的范围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整个地球环境,以及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层空间环境。(√)20.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国际环境法开展的第一个里程碑。(√)2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根本法律。(√)22.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23.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律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2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2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27.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28.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29.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开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局部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局部规定。(√)31.法律案有关问题专业性较强,需要进行可行性评价的,应当召开论证会,听取有关专家、部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方面的意见。论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32.法律草案表决稿交付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前,委员长会议根据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情况,可以决定将个别意见分歧较大的重要条款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单独表决。(√)33.专业性较强的法律草案,可以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起草工作,或者委托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起草。(√)34.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