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接触问题7.1接触问题概述接触问题是高度非线性,需要很大的计算资源(主要是要求内存空间大)。采用接触分析的优点:较真实的模拟各零部件之间的联接关系(固定联接和运动副)缺点:计算占用资源大,计算时间长,计算不易收敛。如果接触模型不考虑摩擦,接触区域始终粘在一起,且对接触区域的应力分布无要求,并且分析是小挠度、小转动问题,那么可以用耦合或约束方程代替接触。使用耦合或约束方程的优点是分析还是线性的。在多数接触问题中接触区域是未知的,表面与表面会突然接触或突然不接触,这会导致接触刚度的突然变化。多数接触问题包括摩擦。摩擦是与路径有关的现象,这要求精确的加载历史.摩擦的响应还可能是杂乱的,使求解难以收敛.第7章接触问题7.2接触问题分类接触问题一般分为两类:刚体对柔体和柔体对柔体.刚体对柔体:一个或多个接触表面作为刚体(一个表面的刚度比另一个表面的刚度要高很多)。如热轧(1、2)问题。刚体表面柔体(变形体)第7章接触问题7.2接触问题分类柔体对柔体:两个或所有的接触体都可变形(所有表面刚度相差不多)。螺栓、法兰及运动副连接、冷轧(1、2)等是一个柔体对柔体接触的例子。第7章接触问题7.3接触单元(conta)与目标单元(targe)接触单元:节点-节点:接触的最终位置事先是知道的,不能提取接触应力.CONTAC12-2-DPoint-to-PointContactCONTAC52-3-DPoint-to-PointContactCONTA178-3-DNode-to-NodeContact节点-面:接触区域未知,并且允许大滑动,不能提取接触应力.CONTA175-2-D/3-DNode-to-SurfaceContactCONTAC48-2-DPoint-to-SurfaceContact(已不用)CONTAC49-3-DPoint-to-SurfaceContact(已不用)面-面:接触区域未知,并且允许大滑动,能提取接触应力(常用)CONTA171-2-D2-NodeSurface-to-SurfaceContactCONTA172-2-D3-NodeSurface-to-SurfaceContactCONTA173-3-D4-NodeSurface-to-SurfaceContactCONTA174-3-D8-NodeSurface-to-SurfaceContact目标单元:TARGE169-2-DTargetSegmentTARGE170-3-DTargetSegment第7章接触问题7.4接触分析步骤只有面-面接触单元上能提取接触应力接触面一般是柔性面(刚度较低的面),目标面一般是刚度较大。接触面和目标面合称“接触对”,通过相同的单元实常数来识别和定义“接触对”。(1)面-面(刚-柔)接触分析步骤:建立模型,将柔体划分网格(刚体不划分);定义刚性目标面(可同时定义pilot);定义柔性接触面;设置接触单元的实常数;设置边界条件;设置求解选项和载荷步(非必须);求解;查看结果。刚-柔接触分析例题与步骤第7章接触问题7.4接触分析步骤(续)面-面(柔-柔)接触分析步骤:建立模型,划分网格(全部划分);定义刚性目标面(也变形,只不过刚度较大或形状简单点);定义柔性接触面;设置接触单元的实常数;设置边界条件;设置求解选项和载荷步(非必须);求解;查看结果。柔-柔接触分析例题与步骤